大学生暑期打工受骗,这在厦门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看来已是常事,但实际上,因此找到律师求助的学生却不多。据分析,学生打暑期工的性质不属于劳动关系,故不适用于劳动法,但学生与雇主之间应该签订劳动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具体视工种、时间、岗位而有所不同。
对于在暑期期间外出兼职的大学生,律师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大学生务必找正规的单位打工,这可以参考该公司的知名度、诚信状况等,以减少被骗的可能性;
第二,在正式打工前,大学生应先与用人单位沟通好,问清是否有报酬,报酬多少,然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协议;
第三,假若双方没有签订协议,事后如发生纠纷,可在双方自愿的条件下进行调解,若调解不成功,可到法院提出诉讼。
根据采访及律师的介绍,导报记者总结了大学生暑期兼职打工遭遇的四大骗局,希望大学生们找工作时尽量多个心眼,远离骗局。
1.临时苦力。一些黑心公司利用部分大学生挣钱心切,故意将一些苦、脏、累、险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做,又不签订合同,学生干完或干了一段时间想放弃,都领不到应有的报酬,此外,学生在工作中发生工伤等情况,也往往索赔无门。
2.拖欠工资。部分学生会被个人或流动服务的公司雇佣,讲好的是以月为单位领取工钱。但往往到了发工资的日子,雇主常找借口拖延,之后不了了之。
3.先交押金。这类骗局通常告诉求职者只需交一定的保证金即可马上上班。而往往是学生交钱以后,黑中介又各种推托而后石沉大海,或者草草介绍一份苦差事就撒手不管。
4.直销传销。学生本以销售人员名义应聘,但却被骗买下高额产品,之后公司再让应聘者如法炮制去哄骗他人,并用高回扣做诱饵,一旦上当往往被骗一笔钱,甚至遭到人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