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话题观察  >> 正文

爸妈为什么总是限制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魏文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微博)9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 杨靖/图)孩子满腹牢骚,抱怨父母给自己太多限制,没有了自由;家长一腔苦水,责怪孩子不知体谅父母心。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该放手,还是孩子对父母的关心要领情?

  我们先来听听孩子的诉说吧。

讲述

放学迟了,我爸就发火

小瑜(化名,初二女生)

  不可否认,爸妈很爱我。听奶奶说,我在五六岁前都特别麻烦,动不动就感冒生病,爸妈因此操了很多心。有几回我高烧不退,爸妈就轮流陪着我通宵达旦。

  上小学后,我的体质慢慢好转,爸妈对我的爱有增无减。去少年宫上兴趣班总有妈妈陪伴,到游泳馆锻炼也有爸爸同行。虽然学校离家不远,但只要爸妈有空,他们都会去学校接我。那时,和爸妈在一起的感觉很快乐。

  上初中后,爸爸、妈妈还是像从前那样对我。可我开始觉得有些不适应了。比如,有时我很想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可妈妈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止我,还说:“想出去玩的话爸妈带你去玩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和同学一起出去?”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与同学在一起玩和同爸妈出去玩的感觉还是不一样,聊的话题也不一样啊。如果我为自己解释,妈妈就丢下一句话:行行行,你去吧!看到妈妈不高兴,我又不忍心一走了之。

  妈妈总是说现在的社会太复杂,涉世未深的孩子容易上当受骗,尤其是女孩子不该到处乱跑。在她眼里,家里才是最大的保险箱。

  我平时很听话,只是偶尔才对爸妈提要求,可他们还是给了我很多限制,我拥有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太少了。记得有一次英语老师拖课,放学回家迟了,我爸就发火。现在想来我都觉得不可理喻。

  平时爸妈还限制我用手机和上网的时间,还有许多生活上的琐事他们都要管,比如穿什么衣服、留不留刘海……我有时忍不住会和他们顶嘴,和爸妈的关系一度变得很紧张。

  面对这样的爸妈,我该怎么办?

点评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陈泽清(厦门逸夫中学心理咨询师)

致小瑜—— 这是成长中的甜蜜烦恼

  这是你成长中的甜蜜的烦恼。看到小时候你爸妈能陪你学习、玩乐,给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你肯定有个幸福的童年。这就是我作为老师,常给家长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议——陪伴,这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呢。

  你现在长大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会付诸行动了,甚至因坚持意见而“反抗”了。是的,你自己也发现:自己变了,但爸妈还和以前一样。小瑜,你才是“变量”哦。你“觉得有些不适应”,那是不是可以给爸妈一点适应的时间呢?

  对爸妈的做法,对自己的心态别太早下结论,很多青春期的学生,就是因为这样跟家长有了所谓的“代沟”。

  接下来我要说的第二个关键词:沟通。父母担心的“择友”问题,肯定也是有的,我想是不是可以把同学的情况和父母介绍一下,带来家里做做客、聊聊天?出去的时候,和父母保持联络,回来分享下见闻、心得?

  给自己和父母一个适应的时期,多沟通交流,而不要执拗地认为:他们什么都要管,我才不要你们管。不要觉得“不可理喻”,既然是你“变”了,沟通你可得主动哦。

  第三,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理解。如果你有看到最近女大学生失联的新闻,相信你会明白父母的担忧不无道理啊。所以你想“拥有自由和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你得用种种行动,去取得父母的信任,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之前的理解,是和他们保持良好关系的前提哦。

  知易行难,但我相信你可以的!

致父母——过度保护肯定弊大于利

  纪伯伦有首诗《致终将远离我们的子女》,最近在朋友圈流传挺广。其中有句诗“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翻译过来就是“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这跟我们接受的传统教育方式有本质上的不同。

  孩子在慢慢长大,父母更应该做的还是陪伴。萧敬腾在《开讲啦》中说道:在青春期,由堕落到醒悟,靠的是一位义工的陪伴,没有指责、没有说教,是他生命中最感激的人之一。但绝不是说不用教育引导。这里分享我的两个教育经验:

  一是给孩子犯错的机会,但帮助他不要付出太大的代价。现在感觉哪里都有不安全的因素,家长不放心理所当然,但是孩子终将长大,过度保护肯定弊大于利。比如和同学的交往,不应单纯地反对,而是去了解他们的朋友;不是去完全地限制,而是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放羊式”和“训鹰式”的教育都不可取,中间那个度,也是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的课程。教育过程要“抓大放小”,什么都不让的结果一定是什么都不会。

  二是教育最难的部分不是说教而是倾听。有个故事,在上公开课时,老师问学生:两个苹果一个大,一个小,你给妈妈吃哪个?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给妈妈吃大的。只有一个小女孩怯怯地回答说:我两个都要吃一口。老师只好再问一句:为什么?女孩子回答:我想试下哪个甜,甜的那个给妈妈。

  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上初中之后,和他们交流越来越少。但或许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当他们在尝试进行沟通的时候,有多少次,被父母打断、斥责。我们用主观的思维框架,束缚了孩子的成长。不妨多用问句,少下结论;多用心地倾听,少权威地说教。

  有段话在微博亲子圈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这句话有点“细思极伤”的感觉,但“分离的背后,是孩子自我成长的需要”,却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道理。

相关新闻
台湾的大学教育,灾难重重

图片来源:台媒   作者 王正方   台湾的大专院校有一百七十多间,目前台湾的“少子化”现象严重,很多排名较低的公私立大学,面临学生报到不足的严重问题,包括在南部的某知名公立艺术学院,近年来报到的学生零零落落、南部某著名大学的几个冷门科系,大一新生只来了个位数,还...

泉州洛江14岁少年偷窃屡教不改 遭父母非法拘禁致死

台海网12月2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昨日下午,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洛江公安近期破获的大案要案相关情况。 2017年1月至10月,洛江警方共立刑事案件1127起,破案385起,立案同比下降30.6%,破案同比下降19.5%,破案率为34.2%;刑事拘留236人,逮捕111人,...

莆田男子入赘妻家 拒绝赡养亲生父母被告

台海网11月30日讯 据平安仙游微信号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一男子入赘妻家后,却拒绝赡养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样的行为是否违反了法律?近日,县法院公开审理了这起赡养纠纷案。 85岁的蔡某和82岁的林某是一对老夫妻, 2012年林某患白内障致双目失明,2014年6月蔡某也因病住院,术后生活不能自理。二老共有三子,分别是长子蔡某发,次子蔡某炳和三子...

2017未来教育大会开幕 聚焦未来科技如何改变教育

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马海燕)2017未来教育大会28日在北京开幕。未来高科技如何改变教育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中国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杜占元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在更大程度上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也将为教育界与产业界更加广泛的跨...

厦门成立首家市级教育集团 助力我市基础教育产业发展

台海网11月26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昨日,我市首家市级教育集团――厦门国贸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贸教育集团”)正式揭牌成立。该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8亿元。   按计划,国贸教育集团将围绕“补短板”,采用“教育+培训”的“双赛道”发展战略,致力于完善我市教育体系,推进多元主体办学,建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