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 新规体现了一种进步
李远(厦门金尚中学教师、全国十佳心理教师)
校规提醒“私密部位”,出发点是好的,体现一种进步。不管网友怎么高呼雷人,总比“五讲四美三热爱”那些高大空的规定更人性化、更具体、更贴近、更具指导性。出台这个规定的本意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学生被性侵犯。《海峡导报》曾报道过的一所民办教师上课摸小学女生胸部、女生不敢叫、男生站在一边笑的案例以及屡见报端的偏远地区农村留守孩子、低龄孩子被猥亵、被性侵却不敢声张,学生开房问题等等,折射出当前性教育形势的严峻以及性教育的滞后。
教导孩子自我保护本值得肯定,引起一些网友声讨,也不见得是网友思想观念保守滞后,而是教育主管部门瞻前顾后的态度以及把内容放错位置问题。
欲言又止心态。“私密部位”是比较隐晦、暧昧、容易引发揣摩想象的词语,表现出欲言又止、瞻前顾后的心态。“私密部位”应该具体化,否则儿童尤其低龄儿童还是不明白。为何不学国外直截了当地说“背心、裤衩遮住的地方”不能被触摸呢?
甚至还可以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任何触摸都可以拒绝。因为自己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有权利和责任保护自己的身体。学校对此解读时还应该加入不能被陌生人触摸、包括亲友触摸,至于父母能否触碰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内容放错位置。“十不准”的其他条,例如“不准在放学路上逗留、打玩”等常规内容,规定的行为主体是中小学生,是中小学生能够自控的行为,而私密部位不准被触摸规定的行为主体是私密部位而不是人,不具备行为主动性,用行为规范来规定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也难怪网友大呼雷人。
建议把这一条规定放进学生自我保护须知里面,并且融入日常教育之中。学校及教师、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性教育时,遣词用句要明确具体、准确,不要使用容易产生歧义、想象的词语,比如“乳房”就讲“乳房”,不要用“那个地方”来代替,就像讲白开水一样自然。
另外,在与孩子谈性的时候要大方、自然,而不是遮遮掩掩、吞吞吐吐,越是忌讳的态度越会使孩子对性产生神秘、羞恶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