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话题观察  >> 正文

2200万留守儿童忍亲情饥渴 你的孩子“失陪”吗(3)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肩负光荣使命的外交官——

父母的爱,是隐形的翅膀

本报记者 牛瑞飞

在常人眼中,外交官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知识渊博,谈吐不凡,代表国家活跃在世界的舞台……可是,又有谁知道,作为父母,在职业光环的背后,又有多少与孩子天各一方的痛楚和无奈呢?

“第一天见到你,心里感觉很温暖,因为我们全家都团圆了。明天又要分离了,多么伤心的一天,我不想让你走,我想抱住爸爸的大腿,号啕大哭。”这样一首略显稚嫩的小诗,是一个外交官的女儿写给爸爸的。

“孩子,世上的母爱是相同的,但是,妈妈不能每时每刻在你身边见证你的成长,因为妈妈是一位外交官……当祖国的外交事业需要妈妈常驻一线的时候,妈妈不能说不,即使有了你,即使你还那么小。”这样一封令人落泪的书信,是一个母亲写给女儿的,女儿只有一岁半,可她不得不离开。

这样的经历,这样的感受,对外交官来说比比皆是。你被自己的孩子称呼过“叔叔阿姨”吗?你的孩子知道“爸爸”是什么意思吗?一位外交官眼含热泪地说,出差上飞机的那一刻,孩子正发着高烧,但外事任务在身无法留下,从此,她的孩子生病了再也不找妈妈。

为了工作远离祖国,难享天伦之乐,是外交官的家常便饭,而外交官的下一代则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他们比别的孩子更早地面临离别,更早地习惯独处。现在,国家政策允许和鼓励父母携子赴外常驻,但是,有的地方战火纷飞、枪声不绝,有的地方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有的地方炎热干旱、疾病肆虐……外交官在五大洲每一面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工作生活,而孩子们要留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边生活三四年甚至更长。

一位外交官的比喻很感人,“外交官对孩子的爱是双隐形的翅膀,和父母的分别会让他们心灵更加强大,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事实上,留守不是农村孩子的“专利”。在城市,因为父母两地分居或长期出差,因为父母忙碌而造成的“隐性失陪”或“半失陪”,这样的孩子则无法统计。

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本文导航
相关新闻
两留守儿童藏身大巴车底颠簸90公里 因想念父母而寻亲

两留守儿童藏身大巴车底颠簸90公里   11月23日上午,广西那佐苗族乡有两名留守儿童藏身大巴车底,跟着大巴颠簸3小时,来到90余公里外的西林县。经西林县客运站的工作人员询问,两名男孩称他们是因思念父母,想寻找在广西百色打工的父母。之后,西林县派出所联系到两名男孩所在学校,通知该校老师前往西林县,将两名男孩接回。11月24日,两名男孩已安全返回学校上课...

“亲情中华”再访台湾 精彩演出传亲情

图为开场舞蹈《福运欢歌》表演现场。新华社记者 赵颖全摄 11月6日晚,“亲情中华”艺术团在花莲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演出。这是此次“亲情中华 欢聚台湾”巡演的第四场。 巡演由中国侨联、山西省侨联、晋城市人民政府,与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和台湾“中华侨联总会...

马尾志愿者帮留守儿童解困

台海网11月5日讯 据福州晚报报道 这几天,马尾亭江镇的留守儿童小黄感到满满的正能量。几天前,共青团马尾区委的志愿者帮他与福建省飞毛腿工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学校同意免收学杂费,让失学已久的小黄重新走进课堂。   今年7月,得知15岁留守儿童小黄陷入无身份证无法读书的困境后,共青团马尾区委的党员志愿者与各部门联系,在3个月内帮小黄办下了身份证,并与福...

福州马尾党员志愿者打造“定制版”服务

党员志愿者帮征迁户搬家。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近来,家住亭江镇的小黄格外高兴。几天前,马尾团区委的青年党员志愿者们帮助他与福建省飞毛腿工业技术学校联系对接,学校同意免收学杂费,让失学已久的小黄重新走进了课堂。 小黄今年15岁,来自四川,目前与奶奶生活在亭江,因自小被父母遗弃,他成了“黑户”,无法在当地上学。今年7月,马尾团区委的青年...

厦门举行第9次骨灰集体撒海活动 有水的地方就有亲情和思念

台海网10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文 常海军/图)昨日13点30分,厦门市民政部门组织的两艘海葬船从第一码头出发,开往鼓浪屿海岸线以外的东海海域。鲜花相伴,在亲人的送别中,179位逝者的骨灰随风撒入大海。   从此以后,有水的地方,便会有我们对亲人们的爱与思念。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