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教育 >> 话题观察  >> 正文

独二代不擅自理成普遍 便后排队等擦屁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重庆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渝北龙溪镇的金龙理想幼儿园里,每天小朋友便后排长队等老师擦屁股

  台海网2月19日讯 据重庆日报报道,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时间流逝,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简称“独一代”),如今进入了“而立之年”,其中一些人已经成家立业、养育后代。“独一代”夫妇生育的下一代独生子女,被称为“独二代”。

  “独一代”曾因个性十足而备受争议。如今的“独二代”是否摒弃了父辈的弱点?抑或比父辈更令人担忧?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独二代”成长》系列报道,聚焦正在成长中的“独二代”。

  “老师,擦屁股。”1月17日,位于渝北龙溪镇的金龙理想幼儿园里,便后等待老师擦屁股的小朋友排成了长队,场面十分搞笑。

  幼儿园老师张静说,这样的情景每天都会出现。“不仅如此,吃饭的时候,有一半以上的孩子要我们喂才能吃饱;午睡的时候,有些孩子还要老师哄一哄;起床的时候,大多数孩子要等着老师穿衣服、穿鞋子。”

  从事幼儿教育近20年的张静说,与十年前甚至几年前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在自理能力、与人相处等方面越来越差。“在我所接触的幼儿园中,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逾七成“独一代”父母“只生不养”

  孩子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原因何在?

  张静分析说,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都属于“独二代”。

  从自理能力和性格上来看,很容易判断出一个孩子是由父母带大还是老人带大的,“通常,由老人带大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性格容易暴躁,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对弱一些。不信,早上上学时,你到幼儿园门口看看就知道了。”

  1月18日一大早,在幼儿园的门口,记者看到这样的一幕: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连蹦带跳跑在前边,老人们拎着小书包尾随其后,不时招呼“慢点,别摔着”。待小孩在教室坐定后,老人一边帮忙收拾小书包,一边叮嘱孩子要听话,多喝水,热了就脱衣服,吃饭要吃饱,上厕所就找老师……

  记者随机走访了市内的多家幼儿园后得知,有超过2/3的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即隔代抚养。

  据《中国妇女》杂志最新公布的一组关于“独二代”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70%的年轻父母“只生不养”,抚养孩子的重任全部由家中的老人承担。其中,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的占42.1%,由外公外婆带大的占29.8%,由妈妈照顾的仅占15.8%,还有的是“全家总动员”。

 

  70%的隔代抚养不成功

  “在我国,70%的‘隔代抚养’都不成功。”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在对“独二代性格养成”的调研报告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项调查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于去年上半年完成的,调查对象为京津沪5000多名隔代抚养的“独二代”。

  调查显示,一方面,隔代抚养容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和坚强生活意志的培养;另一方面,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偏差,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此外,隔代抚养还使得大多数孩子表现出懒惰、自理能力差、不善与人交际、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孙云晓指出,除了调查报告的数据之外,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极端事件也充分暴露了隔代抚养的弊端:如去年年初,广州花都区东镇一名15岁的女生因嫌奶奶唠叨,又不给零花钱,竟然将奶奶掐死,为掩盖罪行,她还纵火烧屋逃跑;再如2011年5月,广西南宁的6名少年入室盗窃一家音像制品门店,盗窃财物达27000多元。他们中年纪最大的15岁,最小的12岁,均是由祖辈抚养的“独二代”。

  据另一项资料显示,中国60%以上的失足少年与隔代老人育孙不当有关。有些犯罪少年就是在隔代老人“护”着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深渊的。

 

  “隔代抚养”为啥不成功?

  为什么“隔代抚养”让“独二代”毛病重重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在‘隔代抚养’中,不少老人认为自己年轻时吃了苦,现在有条件了,就一定要把孙儿辈照顾得无微不至——孩子还没觉得渴,老人就已把水送到嘴边;户外活动,目不转睛地盯着孩子,不让他们跑得太快,站得太高……正是因为老人照顾得过细、过多,孩子自理能力极差,成为一个个名副其实的‘寄生虫’。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专门从事“独二代”现象研究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家孙宏艳则认为,“隔代抚养”容易导致两个极端:一是老人在生活方面照顾得过于细致,事事以孙子孙女为中心,会使孩子的探索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容易养成自私、任性的毛病,也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将来难以融入社会。二是有的老人年纪大了,精力有限,对孩子照顾不过来,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被忽视的心理,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导致孤僻、冷漠、自闭等心理问题,给其性格养成和一生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相关新闻
学者批蔡当局歧视少数民族:不能等出事再来擦屁股

中国台湾网10月13日讯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蔡英文上台后,从520就职表演司仪以带有贬意的“粗犷而草莽”形容台湾少数民族的习俗,到“双十典礼”主持人用“阿萨不鲁哥”等词语介绍台湾少数民族名称,显示蔡英文当局对台湾少数民族的道歉形同虚设。对此,台湾东华大学民族事务与发展学系教授陈张培伦表示,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不能每次等到出事了、民众抗议了,再来...

福州赠台小熊猫亮相 到处“擦屁股”卖萌

台海网(微博)7月20日讯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来自福州的小熊猫“欢欢”19日率先亮相,它到处“擦屁股”,用肛门腺分泌的味道在领域内做标记,上栖架也有采食竹叶,可爱的模样不输“圆仔”。   透过动物交换及保育合作计划来到台北市立动物园的3只小熊猫,11日通过检疫并搬到...

普京:欧美在乌制造事端 却想要我们来擦屁股

台海网(微博)5月1日讯 据环球网报道【记者 朱马烈】“欧美自己造成事端,但想用我们的手来解决它。”普京回应美国对俄制裁。据俄罗斯之声4月30日援引俄塔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西方自己在乌克兰造成事端,乌克兰所发生的和俄罗斯之间没有因果关系,而现在西方却将过错指向俄罗斯并对俄进行制裁。   据报道,普京表示,在第一轮对俄制裁时我认为是不友好的、...

独二代教育误区:只生不养 重智轻德

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近年来,随着“4+2+1”家庭的出现,隔代抚养、过分溺爱、早期教育过度等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忧虑。教育专家呼吁,独一代家长要改变对独二代的教育方式和方法,避免走进误区。   祖辈抚养:独二代较为普遍的生活模式   每天早晨7时,现年54岁的王可欣坐公交车把小外孙送到幼儿园。下午4时,王可欣又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独二代父母到底根据啥育儿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了“第二代独生子女饮食状况研究”。调查对象是北京的820个独二代家庭,上海的723个独二代家庭,广州的737个独二代家庭,沈阳的813个独二代家庭。报告显示—— 独二代父母育儿 倚重同龄人和网上经验。   作为独生子女第一代的80后,很多已经为人父母,养育出独生子女第二代。他们的育儿经验,很有80后特色。   ■多数独二代父母认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