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主夫
国外的饮食,肖战波并不担心。去广州参加老甲A明星赛前,他和妻子特意去美国实地考察了一个月,“那边有很多中国餐馆,挺好吃的,而且饮食质量有保证。”当然,让肖战波有底气的是,他本人的厨艺也不赖。
退役之后,肖战波没干别的,当起了家庭主夫。这位曾经的国家队队长、申花队队长,把生活的重心彻底转向了家庭。“以前踢球的时候长期在外,感觉亏欠家人太多。现在有时间了,能为家人多做点就尽量多做。”
他喜欢亲自下厨为家人做菜。“想吃什么,上网搜一下,很多攻略啊秘笈啊,全都有。我叫阿姨去买好原料,照着一步步做就行。”前些天,他还尝试做了一次“虾宴”。“有醉虾,有爆炒河虾。反响貌似还可以,他们说跟饭店的味道差不多。”聊到这里,肖战波有些得意地笑了。
这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万众瞩目的球星,只是一位深情款款的父亲。这份浓浓的父爱、特别的父爱,比球场上的肖战波更温暖,更立体,更鲜活。 本报记者 关尹
【记者手记】
别样的父爱
代表陕西队参赛的肖战波,最后当选首届老甲A明星赛最佳外援。如果他明年再参加,可就真成“外援”了,还得大老远从美国赶回来。
很难想象,当年绿茵场上的那个潇洒少年郎,如今却乐得去干买汏烧的家务事;也很难想象,为了给两个儿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他干脆举家迁往遥远的美国。
肖战波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方式,可能跟一般的中国父母不一样,这无疑是对传统育人观念的一种挑战。很少有人去尝试,偏偏他敢,这就是肖战波。
这是一个有着丰富阅历、独特想法的男人。作为70后父亲,他的这种理念最后能不能成功,还有待实践来检验,但至少能让人看到希望,对年轻父母应有借鉴意义。
像肖战波这样的父亲太少了。多一点也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