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哥的一天 每日凌晨4点跑菜市场
12月2日,凌晨4点半。郑州,实时气温零下6℃。和往常一样,28岁的刘献炜开着借来的五菱之星面包车,准时来到郑州北郊的陈寨蔬菜批发市场进菜。自从2009年在郑州东明路开了家“乡里乡亲”的净菜超市后,每天到陈寨、刘庄蔬菜批发市场进菜,成了他雷打不动的早课之一。
市场内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这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径直来到熟悉的那几家摊位前,麻利地选好了当天要的蒜薹、大白菜、南瓜、豆角等几十种蔬菜,过秤、付钱、找钱。等把这些菜装到那辆面包车,已是六点过了。待刘献炜将菜送到自家的净菜超市时,天边开始透亮。
将菜运进超市,刘献炜的大姐、姐夫早已等在那里。几个人将菜里的死叶子挑掉,该去皮的去皮,该削根的削根,用保鲜膜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过秤打上价码,摆放在店里的架子上。“乡里乡亲”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父亲极力反对 认为开店卖菜伤了脸面
12月1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南阳新野大营村小刘庄,陪同刘献炜回了趟老家。刘献炜说,这是他三年来第三次回老家。
刘献炜的父亲刘朝彬今年60岁,父子俩见面没说话,他那有些精神障碍的老娘见了儿子很高兴,不停地依依呀呀地说着些什么。除开种地,刘朝彬还能做泥水工,农闲帮村民修房子,一天能挣个50块。“当初他说要辞职,我就不同意。放着好好的公家饭不吃,到城里头去卖菜,我气得呀……”刘朝彬向记者倒苦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说我这脸要往哪里搁?”
“我不仅仅卖菜,我要做生鲜便利店,将来还要开很多家……”刘献炜小声还了一句。“咋个不是卖菜?在俺们这地方,要不是实在过不去了谁去做那生意啊?做生意不稳妥,谁知道啥时候赚啥时候赔?赔了,我哪里有能力帮你还?再说了,你天天在外面折腾,谁家闺女敢跟你?倒是早些给安个家呀。”刘朝彬情绪有些激动,大道理不停向着刘献炜“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