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改革离不开政府自身的变革
新华网记者:当前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
汪玉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能否成功,有多重影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自身。不管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还是公共服务体系重构,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甚至政府自身的改革。
从整体上看,政府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造条件,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至少应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为事业单位乃至社会组织承担更多的公益服务提供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将政府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交出去,减少对事业单位微观管理活动的干预。
二是赋予事业单位更多的自主权。按照分类改革的指导意见,事业单位要强化公益属性,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由传统的身份管理转向岗位 管理,打破铁饭碗,实施绩效工资制,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取消行政级别,实现社会化等。这些改革的重要前提,就是上级主管部门要改变以往对事业单位的管 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
三是树立购买服务的新理念。在现代公共管理中,政府向社会、市场购买服务,已经成为公共治理的一种普遍现象。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在于政府面临的 公共事务范围越来越广,新的公共事务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政府不可能无限度膨胀自身的机构和人员,政府要把一些事务性的公共事务,通过委托代理或者购买服务 的方式予以解决。
地方政府这些年来在这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好的做法。目前主要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有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还比较陈旧, 不愿意接受新的服务模式和做法;二是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管理和运作还不够规范,有些事业单位在提供服务时,往往忽视自身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而忙于创收, 严重损害了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形象。从长远来看,以政府主导、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市场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