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心态:学而优则仕?
【案例】已经连续两年在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败北的大学生村官王昭胜仍然参加了2013年的公务员招录考试。在王昭胜看来,“考公务员是这几年的头等大事”。
王昭胜是山东菏泽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大学生。2005年考上大学时,对他们家人来说,王昭胜完成“鲤鱼跳龙门”的一跃,就意味着这一家子都有了光宗耀祖的资本,将来能当个“国家干部”就更是全家无上的荣光。
在上大学时,家人就总是提醒王昭胜,将来一定要去“吃公家饭”,起初他不以为然,参加工作这两年,他愈发感觉体制内就业是个不错的选择,“稳定,收入也不错,而且进入体制内后别人都会高看一眼,连相亲都增加了优势。”
【解析】“大量的人才涌向体制内,如果是出于为公众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利益,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因为进了体制内就能获得种种他人无 法比拟的‘好处’,就值得人们深思。”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永刚说,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当了官就是光宗耀祖,而且中国当前是一个熟人社会, 一旦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先找熟人帮忙,当官掌控资源,就显示出其优越性来了。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官本位”思想本身就是对社会创新、结构优化演变的一种体制性抑制,优秀人 才进入体制内以后,由于激励机制、晋升机制的不健全,其创新能力必然受到抑制。“‘学而优’者如果选择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发挥作用,会更容易出成绩。如果 都选择进入仕途,明显不利于国家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会弱化社会创富能力。”
“混日子”心态:“混”出一个啥样的未来?
【案例】网友“牛心似箭”在新华网发展论坛发帖说:“我所工作的事业单位,许多人以‘工作不多,挣钱不少’为傲。换个角度说,就是工作干多干少 一个样,职务只上不下,报酬只升不降。我身边很多人羡慕我,也就在于这一点。‘混日子’就像‘懒羊羊’在草料充足的地方只会‘越吃越胖,越胖越懒’。”
【解析】某机构一项调查显示,72%的受调查者认为,事业单位“混”的现象“非常严重”或“严重”。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担忧,网友“欣喜”说:“如果混日子、保守成为一个社会未来精英群体的集体心态时,只会使这个社会失去创新与进步的动力,老态龙钟,没有活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介绍说,目前中央正在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这就导致了很多人想赶在改革真正来临 前,搭上最后一班车,享受“老办法”“老待遇”。但是,未来中国必然会沿着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构建社会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兵 简政,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已是当下社会共识。年轻人如果抱着在体制内“混”的心态,一味追求所谓的稳定与安逸,不但抑制了自身潜能,而且可能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