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13日讯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一则北大BBS上的热帖不断发酵,受到网友的围观和热议。一名北大硕士生因为起薪八千,遭父亲奚落,称给家里丢人。不少北大毕业生回帖,表示家人对自己期待过高,不切实际。专家表示,上了名校不代表一步到位。未来发展要靠工作后不断的努力,在这个问题上,“名校生家长”也应该合理定位。
“爸爸,对不起!我北大毕业,但我没能挣大钱,当大官!”近日,一位起薪8000元的北大硕士生在网上“吐槽”,称因为父亲早已吹牛“一年挣一百万没问题”,而自己毕业后离父亲的期望太远,而被父亲奚落。许多网友回帖表示同情,称自己的家人也认为北大毕业生应该去当省长,当市长;有的网友表示家人认为一个月不挣一万以上,书是白念了。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曦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应仅靠薪酬和官位来衡量。名校毕业并不代表能力出众,考上名校也不代表一步到位。
陈曦表示,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许多学生拿学校知名度、学历来“推销”自己,而企业招聘时,则看重候选人当前具备的能力和未来可塑性。所以毕业生应将“学历意识”转向“岗位意识”,不能理解为自己上了多少年的学,就该拥有多少薪水,而要关注企业招聘的岗位需要什么具体的技能和能力,自己是否胜任,在此基础上,才有讨论薪酬的可能。
陈曦说,大学一毕业就年薪百万或当省长市长是不切实际的,年轻人应该从基础做起,在工作中锻炼成长。“名校生家长”也应该合理定位,不能认为孩子考上名校就是成功了,事实上考上名校或许只是成功的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