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档案
江滨 厦门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参加过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
台海网6月6日讯 (导报)高考作文要在60左右分钟时间内完成,无法精心推敲修改。在评卷过程中,评卷老师给一篇作文的时间很有限,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评卷老师很快发现你文章的亮点,给你打分寻找理由。精心布局,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和脉络就是增加文章亮点的有效方法。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今天我们谈谈高考常用文体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结构和脉络安排。
记叙文的开头切忌以议论开篇,如能采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或引人入胜的悬念开篇就容易引起评卷老师的注意,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例如作家卢年初《带着村庄上路》就这样开头:“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就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而记叙文的结尾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关键是处理好记叙和议论、抒情的关系,做到自然得体、浑然天成,既不随意拔高,也不草率行事,不了了之。至于文章的过渡、照应操作比较简单在此不叙。
记叙文线索或脉络的安排非常重要,安排好了线索,不仅能使文章叙事集中,而且可以使文章波澜起伏。常见的线索有: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如一个同学以《慢慢长高的时光》为题,以“自己由矮个子变高个子”为线索,把十几年来母亲如何关心自己长高的事串起来,叙事集中,情感真实,收到很好的效果;以某一实物为线索,寄情于物,2009年湖南省高考满分作文 《站在老屋的门口》就是以“老屋”这一具体的“物”为线索的典例;以感情为线索,往往通过写情感的起伏变化来达到获取高分的目的,如2009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这也是一种爱》。
在写考场记叙文时,还可以尝试打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几种结构模式可供借鉴:
1.题跋式。用题记的方式凸显全文的中心,引导读者阅读;用后记或跋的形式补充交代一些文中涉及的有关内容,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全文。
2.序数式。即把全文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用数字一、二、三……表示序列的先后,使全文的内容、层次一目了然。
3.小标题式。即把全文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拟一个凝练的小标题,使文章线索清楚,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
4.日记式。即有意识地选用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来组成全文的主体部分。这样由点带面,选取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中心。
5.书信式。这种形式更有利于真切地倾诉个人情感,鲜明地表达个人的观点,拉近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易于感染读者。
6.剧本式。有的考生机智地运用剧本这一众多考生尚感陌生的体裁构思成文,体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
7.蒙太奇式。此构思的特点是没有完整的事件,将不同的时空场景做蒙太奇般的组接合成,形散神聚,结构呈现内在的严谨性。使全文呈现出既整齐又跃动的结构特色。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一定要遵循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原则,集中火力,攻其一点。根据这些标准,注意两点要求:完整、清晰。
到了高三,议论文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结构的清晰上。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比较简单,大多遵循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为什么)——— 解决问题 (怎么办)的方式行文,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在提出中心论点的基础上,设置分论点,并根据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分为横向并列、纵向递进、正反对比等几种。在写作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范围的大小、空间的转换、时间的延续和正方对立等多角度打开思路,从而作到合理设置分论点。
就考场作文而言,要让议论文的思路清晰起来,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用小标题、首括句或段尾归纳总结的方法,来凸显你作文的层次,让评卷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读懂你的结构,找到给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