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学业来挂钩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让游学经历与国内的学业挂钩,不仅丰富了阅历,也启发了回国后的专业学习。亢翔在韩国游学时,选了一门在国内学过的课程,“同一门课,中韩老师的上课方式和教课思维不同。听课的过程中我更加喜欢并坚定自己选择的专业了。”
与亢翔一样,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的王梦,今年7月赴美游学3个星期,她游学的路线和内容以传媒为主导。从洛杉矶到波士顿再到纽约,王梦参观了6所大学、几家新闻媒体以及华盛顿新闻博物馆等,她直感叹:“行程紧张得像打仗。”听美国的传媒课程,与美国记者面对面交流或者参观游览等,王梦感触很多,“比如,在新闻博物馆参观时,里面陈列了各国报道‘9·11’事件报纸的头版头条,看到了我们的媒体和国外媒体排版方式、内容编排的不同。”3个星期,王梦感到很充实。“短暂的游学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如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写新闻的思维方式等。而团里面几个学广告、艺术设计的同学直说没意思,他们就是走马观花了。”
可为留学打前锋
目前,假期国际游学已成为教育投资,而投入的产出比,游与学哪一端收益更大,最终取决于参与者怀揣着怎样的目的。
“为留学打前锋”是具有实质性的目的之一。曾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游学3个星期的宋微说:“花这么多钱去英国学3个星期,多半是向往,这所学校也是我期望留学的院校。3个星期相对深入专一地接触了一番,收获很大。如果顺利的话,准备去留学。”
此外,据高晟介绍:“前几年小学、初中、大学的报名者比例差不多,近两年来中学生的比例在增多。偏低龄的学生主动性不够强,大部分是由家长替他们报名。”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游学发挥的作用更主要在于体验,对此,史静寰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缺乏了解,花高价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机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游学之于体验性学习,仅为冰山一角,体验性学习与地点无关,乡下也可以提供很好的体验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