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二手房交易市场持续低迷,这着实令不少中介“愁白了头”。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目前,一些“神通广大”的房产中介依然使出了各类应对招数。其中之一便是开始卖力吆喝“消费贷”,试图以此拯救日益下滑的业绩。
利率上浮基准30%
“我手上已经有一套房子了,想再贷款买房,有没有好的办法?”昨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走访了我市几家房产中介。听到记者这样的提问,位于金榜公园附近的某房产中介经纪人热情地向记者推荐一种“消费贷”。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厦门较为常见的“消费贷”,当属用房屋作抵押的方式进行贷款。
“你可以先自筹资金把房一次性付款买下来,然后中介再帮你去银行把这套新房做抵押消费贷款,最高可以贷评估价的7成。”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贷”的贷款年限一般为3年—5年,至于贷款的利率,要看各个银行的规定,“一般是基准利率上浮30%,最高甚至是基准利率上浮50%等,不过如果在银行有熟人的话,可以只上浮10%。”
厦门高源房产中介经纪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在调控政策层层加码下,二手房交易市场持续低迷,“消费贷”成了部分中介卖力吆喝的“法宝”。同时,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目前,使用“消费贷”贷款购房的,不少是二次置业者,“其中有部分投资者就是利用这一方式进行操作的。”
中介收取3%费率
记者了解到,眼下楼市低迷,房产中介卖力吆喝“消费贷”,其背后隐藏着诱人的灰色利润空间。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中介办理“消费贷”,所收取的佣金费率一般是3%,“相当于办100万元额度的贷款客户要付3万元,这里面包括了假合同的包装费、通过第三方的走账费以及假担保的收费等好几项成本。”
据该人士透露,将二套房贷“包装”成房产抵押消费贷款的关键,就在于“假担保”。“由于银行审批房产抵押消费贷款时,要求客户一定要有房产证,所以房产中介会联合相关的担保公司短期筹集资金,先帮客户全款买房搞定房产证的问题,等抵押消费贷款发放后,再将垫资还给担保公司,由于借款人并非在已有房产证的真实背景下申请房产抵押消费贷款,因此,该行为已涉嫌变相骗贷。”
据了解,尽管这种“消费贷”在一定程度上游走在灰色地带,但当前依然不乏一些购房者参与,“有的购房者刚需买房,而银行又不给贷款;有的则是已经签了买房合同,遇到贷款政策变化急需增加购房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