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小虎队”
到动物园看老虎,是多少漳州人美好的童年回忆。2024年12月,漳州市动物园迎来三位特殊的新成员——由园内东北虎自然繁育的三只小虎崽。这三只小虎崽被网友和游客亲切地称作“小虎队”,近日,仅有四个多月大的它们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正式出道,凭借着“萌萌哒”的外形,还有与游客互动时的机灵劲儿,它们成为园区里的“明星”。
昨日,记者来到漳州市动物园,只见“小虎队”憨态可掬的萌态,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驻足观赏。这群毛茸茸的小老虎或趴卧打盹,或互相扑闹嬉戏,黑黄相间的条纹皮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圆溜溜的眼睛充满好奇地打量着围栏外的游客,稚嫩的“嗷呜”声引得众人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可爱瞬间。
据市动物园饲养主管孙龙辉介绍,这支“小虎队”两雌一雄,是园内时隔6年来首次自然繁育成功的东北虎后代。其中,雄虎性格乖巧温顺,而两只雌虎则调皮好动,活泼可爱,为动物园增添了不少生机与活力。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东北虎的寿命一般可达20至25年。然而,此次诞下三只小老虎的‘虎妈’已有17岁,按照东北虎的寿命来看,它算得上是一名‘高龄产妇’。”孙龙辉说,尽管如此,它依然通过自然受孕的方式,在三个半月的孕期后顺利生产,展现了东北虎强大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
有趣的是,三胞胎初生时体重存在明显悬殊,雄性幼崽出生时仅1斤左右,而两位“虎妹”则分别达到了1.7斤至1.8斤。不过,在动物园工作人员的科学喂养和精心照料下,如今三兄妹的体重都已突破40斤大关,身体发育良好,活泼健康。
“这三只小老虎出生后便与‘虎妈’分离,采取了人工育幼措施。”孙龙辉解释道,这主要由于母虎初产奶水分泌不足,加之产后护崽行为异常,存在舔舐过度或意外压伤幼崽的风险,需通过人工喂养确保幼崽安全及营养供给稳定。
人工育幼丝毫不输自然哺育,科学精细的照料让它们健康成长。孙龙辉介绍道:“人工育幼是一项精细工程,从保温箱到独立兽舍,每个细节都不容疏忽。”
孙龙辉展示着记录翔实的电子档案:幼崽出生即采用进口奶粉喂养,经历每日6次的哺乳期后,现已过渡到以鸡肉、牛肉为主的膳食结构,日均摄入量达2.5斤。这种科学的喂养方式不仅确保了幼崽的营养需求,还为它们的长期健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虎队”的上班时间设定在非雨天的10:30-16:30期间。当值期间,三只虎崽会在特制围栏打造的半开放式生态活动区中展现萌态。
记者现场观察到,这些活力十足的小家伙时而互相扑咬练习捕猎技能,模拟着野外捕食场景;时而用木桩磨牙、抓挠锻炼爪子,憨态可掬的动作逗得围观游客笑声不断。有趣的是,工作人员放置的盛水盆也被它们开发出新玩法——或趴在水边用肉垫拍打水面,或互相追逐时故意把爪子踩进盆里溅起水花,俨然把这个不锈钢容器当成了最受欢迎的嬉戏道具。
园方透露,为提升互动性并保障安全,每周六日将推出萌虎饲养员体验项目,允许游客在饲养员的指导下,通过特制喂食夹隔着安全护栏,向虎崽投喂园方特制的肉块或营养零食。
这种互动不仅让游客近距离观察虎崽进食的可爱模样,还能通过饲养员的讲解了解东北虎的习性、生存现状及保护知识。
体验期间,饲养员也会严格监控投喂距离,既满足游客的安全进行互动体验,又避免对动物健康造成影响。
当天上午,家住芗城的陈先生特意带着妻儿前来探访“小虎队”。看着正在地上打滚的虎崽,他轻抚着女儿的头顶,感慨道:“二十年前,我骑在父亲肩头,隔着铁笼看那威风凛凛的东北虎;如今,我牵着小家伙的手,来到这里,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虎崽,曾经的回忆又重现眼前。”
陈先生一家的故事,只是众多游客的缩影。曾经,那些坐在父亲肩膀上对着虎笼惊叹的孩童,如今也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到这里,见证“小虎队”的成长。这不仅是老虎家族的延续,更是几代漳州人共同的欢乐记忆,承载着岁月的温情与传承。
【参观贴士】
虎崽虽萌,却仍保有野性特征,切勿随意触摸或挑逗。参与互动体验需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使用闪光灯或高声喧哗等惊扰动物。
园方提醒游客勿擅自投喂,尤其禁止投掷零食、水果等非专业饲料,以防引发消化系统疾病或改变其自然摄食习性。
来源: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