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0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张雄敏 通讯员 朱春燕 林宏志)昨日是世界粮食日,好消息传来——在东山县前楼镇下西坑村,一块盐碱地掀起阵阵金黄的稻浪,这片面积15亩的水稻如今丰收在望,预估亩产能达400多公斤。
据悉,此前,这块地蓄水性差、盐碱度高,农作物种植效果很差。今年来,在东山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的指导建议下,盐碱地种上了耐盐碱水稻“袁两优”“广红3号”共15亩,从治理盐碱地来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作物来适应盐碱地转变,变“改地适种”为“改种适地”,盐碱地渐渐变身为丰收沃野。
据了解,盐碱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补充耕地后备资源的有效途径。“目前这块地是试验田,接下来我们还会在其他乡镇推广耐盐碱水稻品种,让更多的盐碱地得到改善、成为肥沃的农田。”农艺师黄志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