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海西物联产业园 郑文典/摄
▲科华新建项目车间工人在抓紧装配336V交流屏主机 郑文典/摄
▲盈科智谷产业园鸟瞰 郑文典/摄
台海网9月3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9月19日,漳州市芗城区委书记石振棋带队到芗城金峰开发区调研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深化“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和“三比一看”竞赛为抓手,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来,芗城区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严格对照产业社区建设行动方案要求,瞄准“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目标,从资源整合、优化服务、配套改善等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标准化建设水平,聚力打造“三优”产业社区。
产业发展培“优” 助推产业发展“加速跑”
近日,芗城盈科智谷产业园正式运营并开启全面招商。芗城盈科智谷产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82亩,总建筑面积超9万平方米,为海西经济区首个台资背景产业园、企业聚合平台。园区产业定位以电子信息为主,配套引入高端智能制造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高端智能装备产业集群。该项目的建成将充分发挥“投资、开发、招商、运营”的园区全产业链服务能力,为芗城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创造有利条件。
芗城盈科智谷产业园开启全面招商就是芗城区聚力打造产业发展培“优”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芗城区完善产业社区(标准化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内容,按照“一区三园”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产业社区建设的定位目标、发展策略、产业需求等内容,分阶段分产业推进建设。同时加快项目落地见效,成立工作专班,采取边建设、边招商、边入驻的开发模式,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向产业社区集聚。据了解,目前语堂数字经济产业园(一期)A区、盈科智谷产业园已竣工验收,分别完成招商进度80%、95%;计划总投资10亿元的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落户闽西南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竣工投产后预计5年内总产值超35亿元,总纳税额超1.2亿元。
此外,芗城区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加快土地收储和经营性开发,夯实产业发展空间要素支撑,产业社区内共分类盘活低效用地、闲置厂房14宗1072亩。还有研究出台《芗城区进一步加快产业提升发展若干措施》,对辖区内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5大行业分类型分标准实施直接激励,充分带动相关行业企业发展积极性,企业营业收入得到有效提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芗城区完成工业投资91.00亿元,同比增长42.58%,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0.32亿元,同比增长43.39%。
企业争先创“优” 释放企业“生命力”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芗江大地,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场景随处可见,一个个快速推进的项目激战正酣,奏响了一首首激昂的项目建设“进行曲”。近日,导报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进度再刷新,目前已进入园区施工阶段。
小小存储芯片释放超大空间。作为产业社区主导产业之一,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将要乔迁的新居位于闽西南漳龙-漳州智造e谷,该园区由闽西南集团与漳龙集团两大国企联合,对园区进行开发、建设和运营,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000亩,计划总投资50亿元,项目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产业。“搬迁新厂后,原址保留部分办公区域,出租1500平方米给下游企业艾纬物联科技,用于生产摄像头整机车间,摄像头电路板所贴的芯片依然由我们代工。”福建民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萦介绍,民翔半导体存储项目主体已完成封顶,总投资达10亿元,占地40亩。新厂房购置全自动芯片测试线和SMT(表面贴装技术)贴片线,芯片封装和贴片全产业链生产线,将打造国内高端消费类存储产品的全产业链。
近年来,芗城区致力提供数智服务、推进绿色转型、鼓励自主创新,充分释放企业“生命力”,为企业争先创“优”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特别是自主创新方面,芗城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度挖掘科华电气、视瑞特光电、民翔半导体等潜力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等,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征予以针对性扶持。
此外,还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企业荣誉等,营造科技创新良好氛围。今年芗城区组织69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第一、二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数量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一;现有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位列全市第一;组织29家企业参加市创新创业大赛,最终9家入围参赛,8家获得奖项,参赛企业数、入围企业数和获奖企业数三项均位居全市第一。
配套建设提“优” 提升企业职工“幸福感”
凉风送爽,在芗城区金峰开发区金源广场夜市,不少在周边企业上班的人,下班后正和朋友一起吃饭逛街品美食。“原本以为工业区没有娱乐项目,没想到工作娱乐两不误。”王先生是河南人,在金峰开发区一家民企上班,平时下班常与同事相约在企业周边吃饭、唱歌等,享受“15分钟生活圈”带来的充实生活。
芗城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社区的建造,是为了推动“产城人”融合,让从业者既有社区的参与度,又有人才的归属感。芗城区的产业社区,地处漳州市中心城区,交通、医疗、教育、生活等配套齐全。“本以为工业地段的配套不如市中心,没想到吃、住、行和上班,甚至下游客户都在500米范围内,生活工作相当方便。”福建民翔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冠萦来自台湾,对芗城区以金峰开发区为核心的产业社区建设赞不绝口。
产业社区是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高度结合的空间载体。在产业社区开发建设过程中,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另一方面是完善居住、商贸、教育、卫生、文体娱乐和景观绿化等配套,构建完善的“3+2+1”生活配套体系(“3”即吃、住、行,“2”即教育、医疗,“1”即文体娱乐),形成“15分钟生活圈”。如今,芗城区产业社区不断“更新”基础设施、焕新”生活空间,全力推动“产城人”融合。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导报记者了解到,今年芗城区产业社区不断健全完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污水、消防及土地平整等基础配套,加快实现园区“七通一平”。目前已建成兴亭路、宝兴路、亭秀路等道路总长约23公里,金上路、金宝路、金洋路正在进行土地平整,产业社区内路网已完成约70%;配套西区污水处理厂,目前项目三期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污水日处理量从原来的4万吨/日提升到6万吨/日。
同时,芗城区不断完善产业社区配套服务体系,推进产业要素与生活功能协同发展,打造宜业宜居新空间。导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这几年,芗城产业社区先后建成区妇幼保健院、正兴养老中心、漳州市交警支队车管所、金安人才公寓等生产生活配套项目,合计建成面积超85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3+2+1”配套体系,“15分钟生活圈”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