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8月2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通讯员向永煌 林毅荣)导报记者从漳州市市政工程中心获悉,今年漳州市计划对市区胜利路、腾飞路、水仙大街、迎宾大道等157条市政道路开展地下空洞探测,涉及道路总长约205公里、车道长度约410公里,预计于11月前完成全部“体检”作业。
据介绍,地下空洞主要由雨水冲刷渗流、地下管道老化和超负荷运行、地下工程施工不当、上部重载交通和振动荷载作用等引起。一旦空洞引发路面塌陷,会导致四周路面承受压力增大,不仅潜在安全风险增多,道路修补重建难度也相应加大。自2020年起,漳州市连续4年采用雷达探测技术对市区市政道路管网密集的车道地下区域开展探测工作,实现市政道路检测全覆盖,累计测线近3607公里,发现并及时处置病害538处,其中空洞120处、脱空418处。
漳州市市政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漳州市将地下空洞检测设备升级为自主研发的三维探地雷达技术,在去年二维探地雷达技术基础上更新阵列天线技术,通过设置多通道雷达天线发射器,实现对探测区域的高密度、快速度、全覆盖扫描,提升检测作业的效率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