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经济开发区创新“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园区配套逐渐完善。杨永峰 摄
增效提质,向新求变,龙江大地处处激荡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热潮:
2月21日,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
5月21日,今年全国首个新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在漳投产;
6月25日,嫦娥六号月背“挖宝”归来,龙溪轴承研制的关节轴承发挥关键作用;
6月27日,全国首个批量化应用单机容量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项目——三峡集团福建漳浦六鳌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数据显示,1—5月,漳州市9项月度主要经济指标中,有6项增幅居全省前三。其中,新增新上规模工业企业28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增幅居全省第二。
亮眼的数字,折射的是今年漳州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成就。今年以来,漳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深入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和“三比一看”竞赛活动,推动全市上下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为漳州经济强筋壮骨,不断培育新的竞争力。
大抓项目开工壮产业
漳州工业的提档升级,离不开大项目、好项目的带动。
龙江大地,大型塔吊林立、工程机械轰鸣,全市工业战线马不停蹄、加速奔跑,全力推动制造业重点项目落地开工。
在漳浦联盛纸业,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加班加点、干劲十足。2023 年,联盛年产39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达180亿元。
在三宝钢铁,超1300摄氏度高温的铁水,沿着全自动生产线向前流淌,冷却成为高强度钢,钢坯的形状在一次次压轧中反复变化着,超薄热轧卷板最终成型。这是三宝钢铁总投资17.6亿元的1780mm热轧特殊钢卷板生产线项目,2023年已竣工投产。目前,三宝钢铁共有7个项目在建,总投资约115亿元,其中,总投资16.8亿元的电炉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预计今年9月投产。
突出“争”的重点。今年以来,漳州全力以赴抓产业、上项目,深入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打造“三头六臂”产业体系。目前,全市超百亿元在建重点项目18个、预备项目5个。
为服务好重点项目,漳州加强要素保障,发挥市县前期办作用,建立重点项目建设协调服务机制,有力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问题,获批用地7513亩、居全省第一,总用地供应16385亩、居全省第四,其中工业用地供地4814亩、居全省第一。
今天的投资力度,就是明天的发展速度。在重大工业项目的牵引下,一批批好项目纷至沓来,持续释放投资潜力,为漳州工业投资增长提供蓬勃动力。
今年以来,漳州共签约项目315个,总投资1522.8亿元。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882个,1—5月完成投资742.7亿元,高于序时进度10.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205个,开工率57.4%,其中,中沙古雷乙烯、漳汕高铁、漳州核电二期3号机组、龙池大型工业综合体、华安抽水蓄能电站、华昌大型城市综合体6个百亿元项目开工建设。
此外,漳州还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在今年5月举行的漳州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招商大会上,漳州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受益于政策支持,漳州各大企业争相投身其中,抢先布局。
5月20日,漳州客货邮融合试点无人机物流配送首飞仪式现场。随着起飞键按下,一架无人机载着30公斤重的邮包,从龙海区海澄镇玉枕渡口腾空而起,以高于江面30米的高度跨九龙江飞行。2分半钟后,无人机平稳降落于600米外的玉枕村党群服务中心,待邮递员取走邮件后自动返航。
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其扬表示,低空经济极具发展潜力,在影视拍摄、勘察、安防等领域具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未来,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强与邮政部门的合作,探索规划切实可行的无人机投递航线,将无人机在物流配送领域的显著优势引入农村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