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线成了每栋楼的“标配”
▲飞线插座藏在空调外机后面
台海网6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在楼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给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这些明令禁止的乱象虽然经过多次整治,但效果并不佳。4日中午,一位热心读者通过“海峡导报大角美”微信公众号向导报记者反映,之前报道过的龙池华坤花园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依旧,甚至都进入楼道了。
乱象1 一楼通道内停满了电动车
据这位读者提供的两段视频显示,小区一楼通道内停满了电动自行车。在一楼墙壁上,还挂着红色的横幅,上面写着“居民的生命安全,比你少走几步路更重要”。虽没看到拉电线充电现象,但通道内电动车乱停放现象,令人震惊。
这是位于漳州台商区龙池的华坤花园二期。3月30日,“海峡导报大角美”微信公众号曾报道该小区乱象。5日11时许,导报记者再次来到该小区。
果然如读者反映的情况一样,虽然还未到中午下班时间,但小区各栋楼楼下的通道内,还是停了大量的电动自行车,并不时有业主在通道内停车。
墙壁上的横幅仍在,但对于一些业主来说,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挂横幅有什么用,小区的物业也不管,加上一些业主不自觉,大家就有样学样,越停越多了。”现场,一位老大爷告诉导报记者,他们也很担心(电动自行车火灾)安全隐患。另一业主林小姐则称,之前导报记者报道了小区(乱停电动自行车)现象后,物业管了一阵子,但后来就不管了。
导报记者3月30日在该小区采访时,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要在每栋楼下设隔离装置,实现人车分离。没想到,时隔两个月,所谓的“人车分离”仍未实行。
乱象2 “飞线”成每栋楼“标配”
随后,导报记者又来到华坤花园一期。之前,导报记者曾与台商区城管执法局、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在检查小区时发现小区内“飞线”现象比较突出,物业工作人员对发现的“飞线”进行了拆除。没想到,导报记者在小区内走了一圈,发现之前被剪断的电线仍在,有的地方又“长”出了电线插座,几乎每栋楼都有。有的业主还把“飞线”插座藏在空调外挂机后面,有的则藏在绿化草丛里。这些“飞线”仿佛成了每栋楼的“标配”。
6月5日下午,导报记者将华坤花园小区的乱象再次反映给台商区相关部门。
导报记者注意到,5月22日,福建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发出通知,5月下旬至6月中旬将在全省开展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严格整治违规停放充电、非法改装等突出问题,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行为屡劝不改、屡改屡犯的有关个人和非法改装等问题,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将依法从严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