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后,村民郭月香拧开水龙头洗碗
◆岛上仍可使用的古井
台海网5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文/图 通讯员 陈曦) “通水啦!”5月8日,穿越3.3公里跨海管道的自来水,从龙海区浮宫镇丹宅水厂流入港尾镇浯屿岛,流入了5000多名村民的心里。
浯屿岛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海岛,由于淡水资源匮乏,被称为“无水之屿”。
拧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干净自来水,这个看似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岛上的人来说,曾经是个遥远的梦想。
随着自来水的开通,村民们终于可以告别用水困难和每吨25元的高额水费,制约村庄发展的最大难题已不复存在,昔日的“无水之屿”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桶水 揭开历史新篇
浯屿海岛博物馆里放着一个橘红色的塑料桶,里面装了半桶水。塑料桶上系着一朵大红花,还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龙海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浯屿岛供水工程 饮水思源”的字样。塑料桶旁的地面上,还放着两个大小不一的钻头。“这两个钻头,可是大‘功臣’呀,这条跨海管道就是这两个钻头打通的。”浯屿村党总支书记钟东升说,“海岛通水是我们几代人的梦想,如今实现了,我们要记住这一历史性时刻。因此,我们把这桶水做成标本,和这两个钻头一起珍藏在博物馆,标记‘饮水思源’,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我们的水来之不易!”
两口井 全岛人的回忆
浯屿村中央位置,有一口古井,石块垒砌而成,井口呈方形。古井内,水质清澈见底。
81岁的老阿姨吴亚环说,自从有了浯屿村,就有了这口井,“我们从小就吃这口井里的水”。
距离古井两三百米处,还有一口井。据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浯屿生产大队组织发动群众在村中心挖掘了这口直径约4米、深约6米的圆形公共井。这口井有四个井口,又称为“四口井”。“四口井”的井口上方,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水管,通向村民的家里。
从此以后,这两口井成为浯屿村全村群众最主要的淡水来源。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岛上的人口增多,两口井满足不了村民的淡水需求。20世纪90年代,浯屿岛开始向外求水,并在岛上建了小型蓄(供)水工程。“一艘由渔船改造成的运水船,就成了岛上向外求水的运输工具。”钟东升说,运水船每趟可以运200吨水,一天两次。天气恶劣时,运水船停运,无法保证供水,群众只得节省用水或就地取水,可谓“靠船运水、看天吃水”。“由于运水的成本高昂,每吨水要收取25元的水费,这也成了岛上村民一笔不小的生活支出。”钟东升说。
三代人 不同的“用水观”
刚吃过午饭,林夏婷50多岁的婆婆郭月香拧开水龙头在洗碗。80岁的奶奶郭阴花站在一旁,看着哗啦啦流淌的自来水,眼神里满是不舍。
“做梦都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还能等到拧开水龙头就吃到干净自来水的日子!”“这水太珍贵了,不能这么浪费……洗衣、洗地板用井水就可以了……”郭阴花念叨着。
林夏婷则认为,自来水通了,以前“天价水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每个月的水费就没那么多了。尽管如此,林夏婷也觉得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珍惜。
“我们村就一直淡水匮乏。从最初打井取水到后来船运淡水,仍然无法实现‘用水自由’。”钟东升说,近几年在龙海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浯屿村的通水项目,纳入龙海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经过前期的勘探论证后,浯屿岛供水工程于2023年3月29日正式开工,历时16个月,于2024年4月28日通管并试通水。5月8日,浯屿岛实现正式通水。
据了解,目前浯屿岛上自来水水费与港尾镇水费保持一致,定价为每立方米4.3元,大大降低了村民的生活成本。之后,浯屿岛还将根据全区自来水费实行价格调整,有望再次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