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长泰经济开发区,靠山不靠海,毗邻厦门的地缘优势也非它独有。然而,光伏支架、储能、新能源汽车配件……一条新能源产业链在这个新兴工业城镇尽显活力,9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此落地生根,它是怎么做到的?
十多年前,一家名为“安泰”的公司在长泰经济开发区呱呱落地,经过不断转型升级,从一家小型铝材加工作坊蜕变成自主研发光伏设备的头部大厂。公司生产的光伏固定支架、跟踪支架,被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12亿元。
这是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宁夏的光伏跟踪支架项目。新华社发
安泰是长泰经济开发区高速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刚建厂时,周边都是农田,只有一条小路通到工厂门口,现在厂房林立,工业集群。”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仕塔说。
记者在安泰新能源展示大厅看到,光伏发电板在主动“追光”,实时跟踪光源移动。“这是我们‘光伏跟踪支架+AI算法’共同作用的结果。”福建安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材料研发总监田君福告诉记者,传统固定支架只能选择一个倾角来吸收阳光,角度不可以调节,或是只能手动调节,费时费力。跟踪支架可以实现角度自动调节,始终让组件朝向阳光,年发电量提升15%。
为了提升城镇企业的科技含量,长泰经济开发区牵线搭桥各大高校,推动企业与中南大学共建福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与上海交通大学、福州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加大自主研发创新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技术团队的帮助下,城镇企业科技转化硕果累累。
这是长泰经济开发区的航拍图。新华社发
长泰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戴聪华告诉记者,长泰经济开发区一大批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从“各自为战”向“链条式”发力,24家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共融共生,去年新能源产业年产值约30亿元。
长泰经济开发区新能源产业链的优势,在“超级充电宝”项目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走进东方醒狮储能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设备整齐陈列,不同规格的蓄电池从高效运行的生产线上生产出来。一个由1800个锂电池组成的大型储能系统正蓄能待发,静候用电高峰的到来。
东方醒狮储能电池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张旻澍介绍,这个“超级充电宝”由开发区三家企业合作共建,仅需两个小时就可以充电6000千瓦时。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460万千瓦时,预计年节省电费约450万元。
“如果没有企业家沙龙,就没有这个项目。”福建泰阳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蔡静怡说。长泰经济开发区内现有企业700多家,当地政府每月组织企业家沙龙,一次可以接触数十家同类企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正是在这个沙龙上,三家企业负责人坐在一起,碰撞出了“超级充电宝”项目。
大力引进技术人才、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开发区勾勒出坚定前行的清晰轨迹。“不管是干部、企业家还是研发人员、一线工人,我们专注做好一件事情,锚定新能源这个主业向‘新’而进,努力支撑起城镇工业经济强硬的脊梁。”戴聪华说。(来源:新华社 记者周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