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都花园小区一楼道口,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
▲小区业主自制“防火墙”
台海网3月2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蔡欣利 文/图 实习生 胡佳惠 )3月7日,漳州市安委会决定即日起开展为期三个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充分发动村(居)、物业公司全面排查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在公共区域违规停放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4日上午,漳州市安办、消安办等部门在漳州市区的一些老旧小区进行暗查暗访,发现电动自行车占用楼道、“飞线充电”等违规现象依旧存在。
走访:“飞线充电”仍随处可见
24日上午10时许,暗访组等一行人员来到龙文区蓝田街道的阳光小区。该小区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内,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地施工着。
据小区物业负责人熊小姐介绍,该小区改造项目中,有增加电动自行车的充电设备和停放区域,改造完毕后可以实现人车分离。
随后,熊小姐带领大家来到正在改造的47号楼前。虽然楼道口没有发现乱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但多条从楼上垂下来的插线板清晰可见。
消防救援支队的郭工程师建议,小区物业要提前介入,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在楼道通道处设置障碍,阻止电动自行车靠近楼道。
11时10分许,暗访组等一行人员来到芗城区的丽都花园小区。该小区也是老旧小区,小区的业主称,他们小区没有物业管理。
该小区内,各个楼道和公共通道处都停满了电动自行车,每栋楼的楼下,都垂着数条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插排。
3号楼楼下有一堵墙,中间是距离约5米的通道。墙壁上,安装了数十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不过仅有一辆电动自行车在此充电,很多电动车还是选择“飞线充电”。
在3号楼楼下,大家发现了一个业主自制的“防火墙”。只见一楼的窗户处用铁皮包围着,并且在上面张贴着红底黄字的警示标语“安全防火窗外边不停车”。除了这些防护措施外,该楼的业主还在转角通道处,用铁架做了个临时的阻挡装置,阻止停放车辆。
部门:全市开展3个月的摸排整治
漳州市应急局安全生产协调科科长廖延庆表示,目前漳州市区的老旧小区确实存在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私拉电线充电等现象,市安委会已经部署了专项整治行动。
廖延庆介绍,住建部门和属地政府正在统筹推进市区的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届时,关于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充电等设施,也会一并改造。廖延庆说,3月7日起漳州市安委会在全市部署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集中攻坚行动。对于无物业小区,属地乡镇(街道)要履行属地责任,全面摸排、摸清情况,并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提出设施改造提升方案。对于有物业小区,物业公司要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健全有关设施,及时发现、治理飞线充电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