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龙海埭美村:唤醒沉睡老宅 留住美丽乡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盈盈一水,燕尾屋脊并肩起,276座闽南红砖古厝犹如棋盘般规整。

航拍仪比记者的脚步更早到达,记录下埭美村全貌。这个位于漳州龙海区东园镇的水上古村落,由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家庭空间紧密结合成完整的家族群落。

乡村有形,更有韵。村民世代遵循陈家的家规祖训,数百年后的今天,陈氏子孙仍在古民居传承古朴家风,把漂泊在外的游子与故乡紧紧联系起来,从人文角度活态传承古厝历史文化,使之成为远近闻名的闽南乡土文化旅游地。

弘扬古朴家风

一张规划图管五百年,是真是假?

“几百年来,我们的厝只有新与旧的区别。从空中俯瞰下来,不管横线、竖线,就连对角线都是一线对齐的。”多年前,龙海双龙歌仔戏团到马来西亚演出,间隙聊起家乡埭美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一群摄影师前来探秘。

一时间,埭美靓照被这群摄影师传播向海外,名声大噪。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陈亚红就业于中国旅行社,负责接待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这照片是我家乡,最中心那屋就是我家。”埭美走红后,数以千计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朋友以家族为单位,慕名前来。

彼时,龙海区聘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编制埭美村保护规划,遵循“不砍树、不造景、不搞假生态”的原则,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埭美的综合环境整治及基础设施建设,对上百座古民居按照修旧如旧进行修复。

整理埭美的家风家训,当地选址一座占地250平方米的古民居,举全村之力修缮“家风堂”,并设“家和人乐”“良方教子”“修身持家”“家誉满堂”“团结友爱”“丰衣足食”“尊老爱幼”“家和万事兴”8个展厅,被评为“福建省家风家教示范基地”。不远处还有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大厝,主体为前后两落,曾经住着26户人家。2014年,26户居民搬出大厝,租借给村里改造成带有展示功能的乡愁馆,展示制作龟粿的模印、古早渔民的蓑衣渔具,令乡村记忆包罗万象。

为之触动的陈亚红着手唤醒家乡,一次性承租了埭美村32座古民居。经过简易装修,还原古民居的三合院格局,迎来一批又一批乡愁旅人,无论是本村还是邻村村民,大家各显身手举办木偶、戏钹、南音、闽筝、芗剧、剪纸等非遗技艺表演,还原闽南乡村的生活空间和文化形态。

“石臼和木槌几乎家家户户必备,一槌一槌捣出软糯香甜的麻糍。我们将这份美味变成游客自助体验项目,吸引许多游客从石磨转动中唤回儿时的记忆。”埭尾村党委书记许丽莲介绍,2023年春节,福建旅游形象大使姚晨现身龙海,不仅逛庙宇、观民俗,还在埭美古村沉浸式体验锅边糊的石磨原浆古法制作,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埭美“逛吃逛喝”。

涵养文明新风

家乡聚了人气,如何更有“灵气”?

民居修缮的日子里,陈亚红发现,乡村孩子也躲不过攀比和内卷,多多少少带有叛逆厌学的情绪,甚至离家出走,这有违她唤醒家乡的初衷。

“捐钱捐物不能完全解决乡村孩子的困境。”陈亚红把自己的思虑企业家微信群中,引起诸多共鸣。“这与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父母应该先成长”“这样的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共同发力”……这场“头脑风暴”与往常不同,企业家们针对共性问题,达成统一解决方案——植入精神力量。

2023年9月,社会爱心企业家成立“合道书屋”,寓意28位志同道合者以书相会。同时,埭美村乡贤促进会成立,两股力量拧成一股,共同探讨由“家风堂”发起全开放的公益交流平台,以关爱家庭为中心,定期开展公益读书沙龙和家庭讲座活动。

2023年11月25日,首期公益行动“智慧家庭”亲子学习之旅在“家风堂”开启。

“单单讲论语、弟子规也许有些枯燥。活动中,加入了孩子喂父母吃饭、搀扶蒙眼父母走路等环节,让孩子与家长换位思考,有效沟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日炜担任此次讲师,设计了一系列亲子沟通体验游戏,让参加活动的数十对亲子收获感满满。

这天,乡贤与企业家充当活动志愿者,配合讲师的节奏,为亲子共读提供多元形式,培养孩子从阅读中获取能量,引导家长把握孩子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指导家长开展有效的家庭联络。

一场场家风活动在乡村传递,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人文体验。

埭美的家风活动已形成招牌向其他地市推广,与更多热爱家乡的人们碰撞灵魂。眼下,陈亚红与她的小伙伴们正在规划修建埭美古村文创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设计埭美古厝文创产品,增加水上的体验项目,让游客从埭美万丁河乘船,感受月港出海的昔日荣光。

“我走出家乡,是为了把世界带回家乡,让家乡更有生命力。”陈亚红说。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
余光中妻子范我存去世,她就是《乡愁》里的“新娘”

据台媒中时新闻网消息,知名诗人余光中的妻子,古玉的爱好者、收藏者,并曾著书《玉石尚》的范我存,由亲友证实于11月24日晚间逝世于高雄,享寿92岁。 范我存生于1931年,是余光中的远房表妹,与余光中相识相爱超过70年,两人于1956年结婚,至余光中2017年去世。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两人在文坛被奉为模范夫妻,几乎没...

一碗小面寄托乡愁 两岸主题歌曲《台北小面馆》正式发布

“台北那家小面馆,亲情一脉割不断;只盼月圆那一晚,举杯共饮合家欢……”近日,两岸主题歌曲《台北小面馆》正式发布,引起广泛关注。 图为两岸主题歌曲《台北小面馆》曲谱。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供图   “娓娓道来的歌词,让我觉得大陆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缺台湾一位,全体同胞都在期盼台湾早日回归。”听到此曲后,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荣誉会长陈奕廷如是说道。  ...

菽庄花园:林尔嘉的“乡愁”寄托

渡月亭 菽庄花园 十二洞天 四十四桥 林尔嘉原名陈石子,是厦门抗英名将陈胜元五子陈宗美的嫡生长子,6岁时过继给台湾著名的板桥林家。于是,林尔嘉在6岁至20岁期间一直生活在板桥林家花园中。21岁时,林尔嘉跟随其父林维源定居厦门。在厦门期间,林尔嘉虽担任不少官职,但却淡泊名...

“侨味”唤乡愁共叙中华情

东南网9月3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苏福彬)白鹤展翅、蝴蝶双飞、拨水求鱼……永春县翁公祠武术馆馆长潘琼琪等拳师,与来自海外的永春华侨华人武术爱好者同台表演,赢得现场观众掌声阵阵。 9月28日上午,临近中秋国庆“双节”,2023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风情文化节永春五里街专场在五里古街启动,为期9天,突出打造“味在五里街、乐在五里街、景在五里街...

武汉台协成立三十周年:解了乡愁,有了收获

中新网武汉9月20日电 题:武汉台协成立三十周年:解了乡愁,有了收获   作者 武一力 张芹   “如果说当初的回归是游子对家乡的牵绊,如今扎根在此则是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眷恋。”武汉台资企业协会(简称“武汉台协”)会长萧永瑞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祖籍武汉蔡甸,1992年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