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台青少年布袋木偶戏非遗交流活动举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闽南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漳台两地家庭现场欣赏精彩的木偶戏表演

  9月10日,由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龙文区台港澳办联合举办的漳台青少年布袋木偶戏非遗交流活动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漳州)传习所举行。来自漳台两地的25组家庭现场欣赏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跟随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林城盟现场学习木偶头雕刻技法,近距离感受漳州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漳州布袋木偶戏传至台湾后,经过发展演变,引入了更多现代戏中的声光电效果,朝着霹雳戏、金光戏的方向发展,而漳州本土布袋木偶戏则更加注重掌上基本功,力图塑造更加逼真的人物形象。”活动现场,来自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洪惠君向在场的漳台小朋友详细介绍两岸木偶戏情缘。神态逼真的木偶在他的掌中灵巧翻舞,无论是举止闲雅的小生、姿质浓粹的正旦,还是令人捧腹的杂丑,指尖尽显万千意象。

  “年少时看过的人生中第一件木偶雕刻形象,正是出自漳州徐竹初老先生之手。如今能有机会近距离学习这一古老技艺,让我觉得亲切又激动。”来自台湾彰化的胡黄智表示,他的儿子胡凯扬也是第一次接触木偶头雕刻,从木偶打胚、定型到修光、裱纸,老师讲解的制作工序他详细记在笔记本上,他还不停地说要亲手雕刻一个送给他在台湾的爷爷。(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陈燕 陈洁如 文/图)

来源:闽南日报

相关新闻
我国首个非遗领域行业标准发布

  记者韩业庭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批准发布。该标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起草,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我国各门类非遗代表性项目数字资源的采集和著录工作。   标准明确了非遗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的总体要求,规定了十大门...

打造晋江美食IP,共享非遗保护成果!大美晋江古早味进古城

台海网8月19日讯(记者 王福敬 见习记者 林佳圣) 8月18日晚,“世遗泉家宴”启动仪式暨“世遗泉家宴—小吃季”品鉴活动举行。晋江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明元,泉州市鲤城区委副书记,鲤城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王克思,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市文物局局长吕秀家...

遇见福建:在“福见宁德”中“潮玩非遗”

感受名匠巧艺、体验民俗风情、寻味传承之美、弘扬传统文化……8月18日晚,“山海宁德喊你来 共享非遗嗨一夏”2023年宁德市非遗美食潮玩嘉年华在福建省宁德市开幕,推进“非遗+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旅经济消费增长,丰富市民游客暑期生活。 “山海宁德喊你来 共享非遗嗨一夏”2023...

非遗传承人崔凯:巧手制作“吉祥轮”【组图】

8月17日,崔凯在辽宁省营口市自己家中制作吉祥轮彩纸风车。   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代表了喜庆和吉祥,作为辽宁营口崔氏传统吉祥轮彩纸风车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今年43岁的崔凯将原来传统风车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进行创新和改良。   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8月17日,崔凯在辽...

取材非遗"送王船"民俗 电影《风起南洋》在厦门集美启动

台海网8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王祥军) 在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之际,一部故事题材源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送王船”的首部院线电影项目——《风起南洋》于8月5日在厦门集美正式启动。 据了解,电影《风起南洋》取材于中国闽南地区和马来西亚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