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台两地家庭现场欣赏精彩的木偶戏表演
9月10日,由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龙文区台港澳办联合举办的漳台青少年布袋木偶戏非遗交流活动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漳州)传习所举行。来自漳台两地的25组家庭现场欣赏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跟随漳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林城盟现场学习木偶头雕刻技法,近距离感受漳州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布袋木偶戏又称“景戏”“指花戏”“掌中戏”,南宋时兴盛于漳州,明末流传到广东、台湾和东南亚一些地区,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漳州布袋木偶戏传至台湾后,经过发展演变,引入了更多现代戏中的声光电效果,朝着霹雳戏、金光戏的方向发展,而漳州本土布袋木偶戏则更加注重掌上基本功,力图塑造更加逼真的人物形象。”活动现场,来自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保护中心的国家一级演员洪惠君向在场的漳台小朋友详细介绍两岸木偶戏情缘。神态逼真的木偶在他的掌中灵巧翻舞,无论是举止闲雅的小生、姿质浓粹的正旦,还是令人捧腹的杂丑,指尖尽显万千意象。
“年少时看过的人生中第一件木偶雕刻形象,正是出自漳州徐竹初老先生之手。如今能有机会近距离学习这一古老技艺,让我觉得亲切又激动。”来自台湾彰化的胡黄智表示,他的儿子胡凯扬也是第一次接触木偶头雕刻,从木偶打胚、定型到修光、裱纸,老师讲解的制作工序他详细记在笔记本上,他还不停地说要亲手雕刻一个送给他在台湾的爷爷。(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陈燕 陈洁如 文/图)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