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芗城董坑社区:好“丰”景 小鱼“游”出致富路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赖雅红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4月19日讯 (通讯员 文典 钦赐 芷逸记者 赖雅红 文/图)4月11日上午,漳州市芗城区石亭街道董坑社区泽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里鱼跃人欢,工人正抓紧盘点运送一批美国斑点叉尾鮰鱼到外地。

  据介绍,芗城区董坑社区由董坑、鳌后两个自然村组成,以发展淡水养殖为主,有泽鲜、联杰两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80户养殖户发展淡水石斑鱼、鲈鱼、红罗非、美国斑点叉尾鮰鱼、江团鱼等特色水产养殖,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净利润约300万元。

  泽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锦辉介绍,泽鲜、联杰两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曾养殖过黑罗非、鲫鱼等品种,效益不是很好。2019年,几名台湾商人到董坑社区投资兴产,带来了江团鱼、淡水石斑等鱼苗品种与先进的养殖技术。村集体抓住机会入股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在村两委的带动支持下,两家水产合作社鼓励散养户利用小鱼塘,以江团鱼、淡水石斑、鲈鱼、红罗非为主打品种,推行鲫鱼、鳙鱼、鲢鱼、草鱼不同水层套养模式,达到优化水质和避免饲料浪费。要求养殖户严格按标准养殖,不得使用快速增长饲料,确保鱼的品质。同时,持续推进养殖技术推广培训项目,组织举办水产养殖技术实地培训会,邀请经验丰富的台商和养殖带头人到场为董坑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户、养殖专技人员授课,助推董坑社区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增产增收。据统计,2022年,董坑人均纯收入超15000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

  “未来我们将积极探索通过‘一条鱼’带活延伸产业链,拓展‘把生鱼做成熟鱼’的乡村振兴产业思路,以‘生产+加工+品牌’模式推动淡水养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打造耳熟能详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董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炎坤说。

相关新闻
漳州南山村:养鱼北郊外 悠然见南山

漳州市芗城区石亭街道南山村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年产值280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加州鲈鱼特色产业村—— 养鱼北郊外 悠然见南山 据福建日报3月11日报道 春日里的早晨,漳州市芗城区石亭街道南山村那一口口由温室大棚覆盖的鱼塘,水面一片金光,村民们正往鱼塘里撒饲料。 地处漳州市区北郊的南山村这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引进特有品种...

福建省出台六条措施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增收

来自泉州市人社局的消息,为进一步强化就业帮扶,省人社厅近日出台文件,提出了强化监测预警、就业援助、稳岗帮扶、技能培训、跟踪调度、典型培树等六条措施,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增收。 根据通知,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就业状况跟踪监测,按月在相关数据库中更新相关数据。将防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公益性岗位退出人员、企业离职离岗脱贫人口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

长汀羊赤村:通网通出增收路

“多亏了你们的帮助。瞧!这网络通了就是方便,与宝贝孙子微信聊天也是马上就见。”近日,在长汀县濯田镇羊赤村,刚与返回外地务工的儿子视频通话后,村民李恒通笑着和镇纪委回访工作人员边聊天边晃了晃手上的手机,原来他这新手机也是网购的。 羊赤村是濯田镇最北面的一个行政村,因所处偏远,线路架设难度大,此前相关通信企业也反馈已将建设资金重点投放在城区及乡...

福建莆田:双壳贝类苗种繁育产业助民增收

12月9日,在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的一家贝类育苗场,工人把培养罐内的贝类苗种转移到体积更大的培养桶。   近年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深耕海洋经济,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利用优厚的自然条件发展双壳贝类苗种繁育产业,通过引进海洋种业科技、聘请技术人员帮扶,直接带动1...

福建省福安市象环村——“一棚两用”助增收

“春雨贵如油啊!一刻也不能耽误。”春雨淅沥,一大早,福建省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村民陈坛生就骑着三轮来到驻村干部郭盛发家,从他手中领取了100多斤土豆种块。赶着这场及时雨,他要把土豆种在自家13亩葡萄棚里。 葡萄大户种土豆,这是怎么回事? 陈坛生是葡萄种植能手,自1997年种植巨峰葡萄以来,逐年扩种,如今,年收入近30万元。赛岐镇种植葡萄1.2万亩,果农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