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踩街表演队伍游古城
昨天上午,漳州市2023年“文化进万家”暨迎新春文化圩日活动在漳州古城举行。
此次活动主题为“福兔迎新春·欢喜过大年”,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艺术馆、市文旅康养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为期两天。
昨日的漳州古城热闹非凡,最吸引人的是由锣车鼓队、舞龙舞狮队、哪吒鼓队等非遗项目组成民俗踩街活动。主办方还策划了闽南语、武术及迎春音乐会等专场演出,邀请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为游客展示非遗技艺并赠送纪念品。现场还有非遗产品年货展销供游客体验和采购。前往赴圩的游客有的紧跟着浩浩荡荡的踩街队伍环游古城,有的聚集在年货展销摊位前采购漳州传统美食和工艺品,有的则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传统技艺类非遗的互动体验中。
市艺术馆馆长王燕成表示,此次活动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市本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成果,内容丰富多彩,为群众营造了一个欢乐、祥和、安康的节日氛围。
“下周就过年了,今天和姐妹相约来古城拍一些氛围感的照片,碰巧遇上这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很热闹,很有‘烟火气’,能够参与其中觉得很有意义。”市民王依娴兴奋地跟记者说。
古城北广场舞台,非遗项目舞狮上演。
民俗踩街 “台湾”“香港”一路游
民俗文化踩街是闽南传统节庆表演方式,也是本次迎新春文化圩日的重头戏之一,以微踩街形式集中展示闽南民俗文化表演,拉近了非遗与市民的距离。
昨天上午10时,锣车鼓队开道,龙狮队位列其中,拳师们手持各种闽南传统器械,哪吒鼓乐队紧随其后,沿着延安南路、台湾路、香港路、修文西路一带踩街巡游。
“今天我们来了160多人,覆盖各个年龄段,最小的7岁,最大的78岁,有漳州白鹤拳的老师,也有爱好者。”漳州市武术协会白鹤拳分会会长石亚明告诉记者,希望以踩街形式来展现武术文化,同时迎新纳福,祝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福兔”来了 木版年画免费送
木版年画展位上,市民许林澍小朋友正在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只见他轻轻按下红纸再揭起,一只“福兔”便跃然纸上。现场还有不少市民纷纷排队等候,只为领上一幅印有“兔”元素的年画。“我们带来了‘福兔’和‘抱财兔’两款雕版,寓意着带来福气。”漳州木版年画国家级第六代传承人杨四国介绍,这些现场印制的木版年画免费赠送给大家做纪念。
兔年将至,催热了不少“兔”元素文创产品,本次文化圩日活动上,各色“福兔”们纷纷亮相。
在年货展区,一款毛线兔同样受到市民青睐,插上底座就能成为摆件,系上挂绳就是钥匙扣。“这是我用毛线钩织而成的,希望通过吉祥、可爱的兔子形象让大家了解这门技术。”毛线钩织手工艺人郭勤雯告诉记者。
“木偶服”展位前,生动的各色木偶和布袋戏表演,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 郑文典 摄
古城“论剑” 非遗传承人齐聚
片仔癀、八宝印泥、水仙花雕刻、龙裤国师文创、木版年画、棉花画、六角弦乐器制作技艺、长泰红曲酒、佳庆东美糕……丰富的“非遗大餐”在迎新春文化圩日活动上闪亮登场,共计19项30个摊位。各非遗项目传承人汇聚在此展示产品,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带来了很多产品,有传统的红色印泥、也有新研发的金色印泥。我们以展为主、以销为辅,更多的是与市民朋友分享我们的非遗项目。”漳州八宝印泥传承人杨煜告诉记者,这次的活动人流量很大,特别是小朋友对非遗产品很感兴趣。
“佳庆东美糕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闽南地区婚寿喜庆、祭祀敬祖的必备礼品。”佳庆东美糕第四代传承人林文伟说,文化圩日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交流平台,能够让更多市民和游客认识、喜欢这些特产,提高知名度。
活动现场,闽南语专场表演让会场年味更足。
爱拼会赢 歌曲驱走疫情阴霾
昨日下午4时,闽南语专场演出在漳州古城北广场主舞台拉开序幕。闽南语歌手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精彩的闽南语音乐视听盛宴。
“重新搁开始”“欢喜就好”“爱拼才会赢”……嘹亮动听的歌声、耳熟能详的旋律、脍炙人口的歌曲,带动台下观众一起唱响欢乐时光。“歌手们很投入,很有激情,唱出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我们很受感染。”来自汕头的游客邱先生告诉记者,潮汕方言与闽南话有些相似,这样的活动让第一次来漳州旅游的他们倍感亲切。
“赴圩是中国的传统活动。在这特殊的日子,我们演唱闽南语歌曲,推广、弘扬闽南文化。同时,希望带动更多的朋友走出疫情阴霾,积极面对未来。”资深音乐唱作人庄海安说道。 (记者 林颖)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