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长泰:小芋头带来乡村振兴大奔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有着数百年种植历史,更不乏贡品等传奇美食佳话,衍变至今,成为村民致富利器。从农业到食品业,再到旅游业,当地精心呵护的道地品质,像一个支点,撬起了美好生活的无限可能

小芋头带来乡村振兴大奔头

村民王吉来在田地里采挖芋头。 白志强 摄

合作社的农民在包装芋头。 白志强 摄

金秋十月,正是芋头采挖的时节。在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石铭村,村民在连片的田里忙着采挖和清理石铭芋。挖出的芋头一个个匀称壮实,不一会儿便堆满了田间。

石铭芋是长泰区特有的农产品,曾为贡品,有数百年种植历史。近年来,当地推广优质种植技术,大力拓宽销售渠道,做大做强品牌,打造以石铭芋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路线,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辉煌历史 百年唇齿生香

石铭村,位于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的梁冈山下,是全长泰沿用最为久远的古地名,有着上千年历史。据清乾隆版《长泰县志》记载,石铭村,古属南安郡石铭里,早于长泰建县历史,后划归漳州市管辖。

“民间素有‘先有石铭里,后有长泰县’的说法。”石铭村村委会副主任王文贵说,石铭地名先为“石铭里”,后是“石铭村”,且一直沿用至今。2019年,石铭村获评福建省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

石铭村最著名的特产莫过于石铭芋。石铭芋种植历史悠久,因品质优异而享有盛名。清乾隆版《长泰县志》中关于石铭芋有如是记载:“一名土芝,有大小青黄畲三种,大者为芋魁。”

当地民间有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漳州府,索地方美味。长泰县令携名厨一名,猪肘一只、石铭芋一粒,赴府做“猪肘芋头煲”。乾隆皇帝龙颜大悦,赞不绝口。

1993年版《长泰县志》对石铭芋也记载:“芋头在清代曾广为种植,梁冈山山麓所产的芋头品质最佳。产品除日常食用外,还用于制作蜜饯——芋散,销往外地。”

作为长泰特色农产品,2014年版《长泰县志》进一步详细记载:石铭芋头主产于梁冈山麓的石铭村,因地而名。石铭芋头因梁冈山泉水浇灌,品味上乘,明代为上佳的朝廷贡品,天子金盘玉碗中的佳肴。1991年获省优产品。2000年,长泰县在石铭村及梁冈山一带建立石铭芋生产基地,并注册“石铭”商标,在网上销售。外销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内销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

据悉,2015年7月22日,“石铭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书。

道地品质 撑起金字招牌

又是一年“芋”飘香。在村头的王吉来合作社,村民将采收的芋头,或挑过来,或用摩托车载过来,过秤、装车。

王吉来是土生土长的石铭村人,之前一直在村里卖猪肉和茶叶,也曾四处做生意。在村民们看来,是一个懂得“生意”和“营销”的人。

“石铭芋是村里的好东西,你会做生意,帮忙多吆喝吆喝啊!”10多年前,村干部的一席话触动了他的心弦,于是他放下其他生意,种起石铭芋,并专职做起石铭芋的生意。

“石铭芋的确是个好东西,但推广力量不够。”王吉来瞄准了当地的饭店和酒店,一家又一家地推销开来,此外还自费到厦门泉州等地参展推广,还把石铭芋免费寄给潜在客户试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在王吉来等众多热心村民的推广下,这几年来石铭芋的名气打开了。石铭村九成以上村民都种上芋头,全村轮作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户均增收8000多元,成为助力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石铭芋还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名录。

为了提高石铭芋的品质,当地农技人员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出套种的方法。“比如说,1000亩的芋田,今年不能全部种植芋头,而应用其中500亩种芋头,另500亩种水稻及蔬菜,来年对调耕作。这样才能保证石铭芋的品质。”岩溪镇农技站工作人员陈金玲说。

张建辉是长泰区供销社驻石铭村的科技特派员,这几年来一直在关注、研究石铭芋的产业发展。他介绍说:“梁冈山是长泰名山,生态很好,石铭村的东辽自然村片区靠近梁冈山,土壤肥沃,是个小盆地,形成小生态气候环境。在山泉水的灌溉下,这里种出的石铭芋又大又香,肉质细嫩,松酥可口,芳香气浓,风味独特,且营养成分丰富。”

由于对品质的严苛要求,石铭芋仅限在东辽自然村一带种植,套种面积始终被限定在1000多亩地里。尽管周边相似地理环境种植出来的芋头品质相差不大,但因为严格的产地和品牌管理,无法恭列石铭芋家族,市价悬殊。

分户包销 提高产品价值

“现在,我们的石铭芋比荔浦芋头还贵。”王文贵说。

荔浦芋头产于广西荔浦,与石铭芋同为槟榔芋品种,多年来在全国的芋头市场上一枝独秀。但是许多福建人或许不了解,广西荔浦芋头是几百年前从福建引种的。

广西荔浦市荔浦芋文化研究会会长蓝荣芳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荔浦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水陆交通便利,是商贾云集之地,芋头也就这样被从福建而来的客人从漳州带到了荔浦,并在当地开始了种植。”

“全漳州的芋头就属长泰的石铭芋最好、最出名,或许当年就是从长泰引进的。”张建辉有一个大胆的猜测,目前正在查找进一步的史料记载。

可媲美荔浦芋头,但对道地品质的追求限制了产能,于是,石铭人就努力在质量和名气上下功夫,提高附加值。

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王文贵联合10户村民成立合作社,采用分户包销的方式,严选芋头,统一品质,统一外销。正是因为品质有保障,石铭芋早已走出了长泰,销往厦门、泉州、福州等地,甚至通过电商走出省外。销路渐渐打开了,价格也提上来了。

“农户只需要种好、管好自家芋头,销路问题不用担心。采摘一个多月来,全村已经销售了近4万公斤。”王文贵介绍,今年的地头收购价达每公斤11~12元,订单不断、供不应求。

据悉,石铭村目前正规划发挥石铭芋的品牌效应,打造以石铭芋为特色的生态旅游路线,将1000亩石铭芋种植基地升级改造为观光体验园,并引进芋头深加工项目,推出“芋头酥”等系列伴手礼,筹备举办芋头文化节,打响芋头产业品牌。

萧镇平 林婷婷 沈思道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
漳州开发区:坚守“护学岗” 为“读书郎”护平安

台海网10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通讯员 黄琳)孩子的出行安全,不仅牵挂着每位家长的心,更是漳州开发区公安交警的工作重点。一直以来,漳州开发区交警大队充分发挥“护学岗”的职能作用,为学生上下学撑起交通安全“平安伞”。   为保障辖区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漳州开发区交警充分利用好“早晚高峰”,坚守在学校门前的马路上,为学生保驾护航,守护孩子...

北溪书院揭牌

台海网10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通讯员 刘钦赐)10月15日上午,北溪书院在漳州芗城区浦南镇溪园村文化广场揭牌。   据北溪书院院长蓝惠娟介绍,北溪书院于2021年底正式成立,旨在传承陈淳文化、服务乡村儿童,传授国学、诵读、书画、音乐等传统文化,是一家公益组织。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开展了30期公益课程。今年8月初,受疫情影响,加上旧址房宅建设年代...

22日前,漳州全市林区禁止野外用火

台海网10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近日,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禁止野外用火的通告,要求2022年10月15日至10月22日为全市林区野外禁火期,全市林地及靠近林地边缘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通告要求,在禁火期间,任何单位或个人在禁火区域,禁止烧田坎草、烧灰积肥、炼山以及其他生产用火;禁止吸烟、野炊、烤火取暖、烧烤食物以及其他生活用火;禁止燃放烟花...

漳州市出台12条举措加强特殊类别工程建设管理

记者获悉,为进一步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日前我市出台《漳州市特殊类别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针对“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城市更新改造等特殊类别工程建设管理,从项目审批、监管、结算等方面提出了12条具体举措。   据悉,特殊类别工程是指未新增建设用地的政府投融资项目,且仅对既有市政设施、公共区域设施、房屋建...

漳州市3家书店获评福建省示范书店

记者日前从市文旅局获悉,我市芗城区博文图书文化有限公司、长泰区学航书店、诏安县四都育才书店3家实体书店荣获“第二届福建省示范书店”荣誉称号。   据悉,在2021年度,晓风书屋——不止是书店、诏安县南诏一品文化图书城、龙海石码临风书屋3家实体书店已被评为“福建省首届示范书店”。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福建省示范书店”6家。   漳州市芗城区博文图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