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习中心——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漳州)传习所将于近日免费对社会开放,届时传习所内2000余件珍贵展品将集中亮相。
据悉,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历经千百年传衍,形成了闽南“红砖建筑文化”特色,是国家级物质与文化双遗产,享誉海内外。2016年3月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在漳成立,位于龙文区蓝田镇东屿街,闽南古厝构件展厅同时落成,随后展厅被提升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漳州)传习所,成为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习中心。传习所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所内设有大师工作室,并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台湾成功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进行共建,着力打造传统建筑工匠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
目前,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漳州)传习所内的装饰、布展及收集展品共有2000余件,主要包括木作构件、泥塑构件、彩绘构件、嵌瓷雕构件、石作构件等。免费对社会开放后,传习所将通过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推介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并联动各相关院校培育一批高水平传统建筑工匠,助力闽南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活态传承。
为了开放后能更好地为观展市民服务、弘扬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古建筑文化、有责任心、有志于参与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可通过“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官方微信号进行报名。(来源:漳州新闻网 记者 蔡柳楠 通讯员 陈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