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来通编织的嘴含绣球的狮子和戏珠双龙
台海网5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龙/文 漳浦融媒/图)在漳浦县旧镇镇高速公路出口综合运输服务站大门口,有两棵大榕树。近看,榕树根须杂乱无章;远看,却发现有两条“龙”、一只“狮子”和一头“大象”长在树上。
一棵大榕树上,一只“狮子”嘴含绣球,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望向远方;换个角度看,又变成仰天长啸的“大象”;另一棵大榕树上,两条“长龙”口含龙珠“盘”在树上,宛如双龙戏珠。原来,这两棵大榕树的根须被人修成了动物模样,而修剪它的人就是综合运输服务站的退休职工李来通。
李来通告诉导报记者,2003年时,他到旧镇镇高速公路互通口工作,就从老家选了3棵榕树运到综合运输服务站种植。“刚开始时我就规划好了,每年春天和秋天都各编织一次。”李来通回忆,每年,他都要对榕树进行2次塑根,每次持续时间超1个月。榕树长出的外根,要用黑薄膜包住并在里面装土培养,待这些根长到一定的长度和粗细,就可拿出来编织,先从中间编球,把根撑大,再编织其他的造型。每一处细节都别出心裁地做了设计,比如“狮子”的眼睛是石头做的,爪子踩着的3个球是用废弃的白酒陶瓷瓶做的,“狮子”头部和身体主要靠镀锌管来支撑。
“再过两年,等这些造型更加成熟后,观赏价值更高。”李来通表示,他将这些位置用电线串联起来,接通布下的电路,便可以发出不同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