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千名干部挂千企打造台企温暖家园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1月9日,漳州召开全市台商座谈会,明确表示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聚集、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方面服务台企台胞。

今年来,漳州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为抓手,不断发力,破解台商台企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做好生产要素保障,用心用情用力提供精细服务,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

精准服务 台企纾困

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是海峡两岸合资合作最大的石化产业项目。从高处远眺,大海将漳州古雷半岛三面环抱,4000多亩的空地上,吊车、挖掘机、起重机等各种大型机械穿梭往来。

今年以来,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热潮处处涌动:华能热电厂一期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奇美化工项目启动四轮增资扩产,正加快打造工程塑料产业链条;古雷炼化一体化一期项目已投产,将进一步带动下游产业发展……

“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多名外国专家抵漳事宜一再延后,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难以开展。”前段时间,台资中怡精细化工项目进入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公司董事长林英宗心急如焚。

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挂钩干部掌握情况后,迅速组成5人工作队驻点项目一线,“一对一”帮助企业协调办理外国专家入境签证、防疫检测、医学观察等一系列手续,确保外国专家顺利入境抵漳。后来,设备安装调试顺利完成,项目得以加快推进,更为二期项目的开工奠定了基础。林英宗动情地说:“干部们为我们纾困,我们更要努力奉献!”

做好精细服务,漳州市各级干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千名挂钩帮扶干部以实际行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招工不易怎么办?政策理解不清怎么办?申报补助不知从何入手怎么办?…… 针对企业的急难愁盼,龙文区以“e企通”政务服务小程序为依托,创新建立“线上接单、线下纾难解困”服务模式,开展“零接触 全方位”的妈妈式服务,企业动动手指,像网购一样下单,政府专人“限时答复、有问必答”。

龙文区还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台胞台企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台胞台企审批事项,为台胞台企提供政务服务业务咨询、对接引导、材料代收、业务代办等服务。

政策赋能 活力再现

“再增资3000万元!”第二代台商魏胜亿信心满满。在南靖县丰田镇东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总经理魏胜亿正和工程师讨论扩产事宜。“我十分看好大陆市场,将再增加3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对漳州的机械加工点进行增产改造。”魏胜亿说。

深入对接台湾产业,是南靖闽台精密机械产业园的鲜明特色。东刚精密机械是较早落户该产业园的台资企业之一。来漳十四载,魏胜亿看着漳州大地飞速发展,他的机械产业也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尤其是近期,漳州出台一系列金融和人才政策更是让他十分欣喜。

今年7月,漳州在全省率先上线了金服云“对台金融服务区—漳州专区”。台胞台企可通过线上专区代办工商登记、预约开户、申请《漳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及金融产品,享受便利、普惠的金融服务。兴业银行漳州分行已为6家台企授信27亿元,并计划5年内为台商投资区提供不少于200亿元的授信额度,为漳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提供不少于50亿元的授信额度。

此外,漳州还持续推行台商投资项目资本管理便利化政策和台胞金融信用证书颁发工作,累计为48家台资企业办理950笔4.6亿美元资本项目外汇业务,颁发信用证书131本,为54家持证台企金融授信56.43亿元。

“做好精细服务,就是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办好企业围墙外的事,就是要着眼当前兼顾长远,护航企业茁壮成长。如今年10月以来,漳州人才工作大招频出。其中,发挥漳州对台优势,我们单列设置了面向台湾人才的认定条款,专门明确了台湾高层次人才的支持政策。”漳州市委人才办主任林调兴表示,漳州已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和鼓励台湾人才来漳就业创业的十条措施》,对于拓宽台湾人才来漳就业渠道、大力引进台湾优秀毕业生等,有明确的支持举措。

“人才和金融服务都是企业的生命线。有了这些政策,我们在漳州发展更安心了。”57岁的吕孟哲也是第二代台商,于2003年来到大陆,他坦言,当年是为了接棒父亲在漳州创办的雅歌乐器。扎根大陆17年,吕孟哲几乎成了地道的闽南人。如今的雅歌乐器,拥有员工550多人,不少台籍员工两代人都在漳州工作生活。

与此同时,雅歌乐器的众多两岸员工走出去创业,在漳州创办吉他企业。目前,漳州市有乐器相关企业40多家,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是全国第三大吉他生产基地。

漳州是台胞的重要祖籍地,台湾现有2300万人口中,祖籍漳州的就有近1000万人,在大陆投资的台商中有70%以上祖籍漳州。漳州也是大陆引进台资最早的地区之一。

随着一批批两岸交流平台的搭建和一系列惠台政策措施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台胞选择在漳州工作、生活。漳州不少台资企业出现从单一国际市场开拓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的转变,产品从线下销售到线上电商平台推广的转变;扎根漳州二三十年的台资企业,“台二代”甚至“台三代”开始接班,并成为主角;台商安居乐业,购屋置产,逐渐融入当地社会。(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 通讯员 薛敏灵 林聪华)

相关新闻
德化:“小黄姜”托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乡村振兴,美好‘姜’来。”11月20日,第五届德化(大铭)生姜文化旅游节在德化国际陶瓷艺术城举行。活动以“舌尖上的姜王”“德化生姜王”评比和“靓货直播”等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全县生姜产业在规模种植、科研攻坚、产业链条、品牌建设、市场培育、产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新成果,提升德化县生姜产业品牌知名度和...

“红色档案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活动举行

16日,由龙岩市档案局(馆、学会)组织的荣誉研究馆员“红色档案助力乡村振兴暨红军标语征集”调研活动举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荣誉研究馆员10多人参加。 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连城县新泉镇、上杭县珊瑚乡进行实地考察,并围绕“开发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加强红军标语开发利用”等主题与当地领导一起研讨。在新泉镇,调研组考察了新泉整训旧址、红四军前委机关政治...

杨小浪:探索“1+N”产业链科特派 一站式服务乡村振兴

“我在开展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农民、农业企业会碰到从生产、技术、销售到品牌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不是一个科技特派员能解决。”   近日,“85”后青年杨小浪在采访中,道出了自己服务三农的困惑与初心。   杨小浪是闽清县金穗三农服务超市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开始,他作为科技特派员返乡服务“三农”,投身闽清县乡村振兴事业。多年来,他走遍了闽清县...

聆听西海固的振兴脉动【组图】

这是7月14日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拍摄的青云湾旱作梯田公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马腾俊(左)和前来磨面的当地村民共同检查新磨出的面(2019年10月25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村民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晾...

农业农村部:今年部分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据监测,今年部分地区乡村休闲旅游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成为引领旅游行业率先恢复发展的新亮点。”近日,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在就《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兴产业,拓展了农业生态涵养、休闲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