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 张雄敏 文/图) 昨日上午,漳州市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在漳州人民剧场开幕,市长刘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19年漳州建设取得的成绩,描绘了2020年漳州发展的蓝图。
2019年,漳州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25亿元,增长7.5%;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报告提出2020年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打造工业新城、建设富美新漳州,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8%。
政府报告中涉及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交通、城建等市民关心的民生问题。
教育
义务教育、公办园学位双双新增约1.3万个
教育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258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1.35万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50%以上,新职教园区、漳州一中新高中部等项目竣工投用,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上学难问题。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培育180所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医养
新增床位2407张卫技人员2890名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备受百姓关注的问题,此次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深入实施健康漳州战略,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市新增床位2407张、卫技人员2890名。全面推进医疗“创双高”建设,提高“互联网+医疗健康”建设水平。加强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扩建漳州市中医院。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一批养老服务中心和医养结合项目,继续办好老年教育,确保城乡养老设施覆盖率70%以上。
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提高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社会救助标准和退休人员养老金。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有针对性地帮扶城乡无供养老年人、孤儿,残疾人等困难人群。
就业
新增城镇就业3.88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清零 ”
就业、社会保障问题一向是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此次报告中指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创业带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新增城镇就业3.88万人,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此外,多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住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实施主城区免费公交试点等2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加强城市困难群众住房保障,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3022套。
旅游
深耕“花样漳州”品牌力争游客量增长15%
这几年,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报告提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土楼金色世遗、谷文昌红色经典为引领,持续打响“花样漳州”品牌,力争接待游客人次增长15%、总收入增长20%以上。
交通
推动中心城区提档升级新建公共车位3468个
在交通建设方面,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福厦(漳)客专、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角美)延伸段港尾铁路、漳武高速、联十一线、LNG码头及配套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统筹做好漳汕高铁、厦漳泉城际铁路R线、沈海高速漳州段改扩建工程等前期工作。
同时,继续实施一批补短板工程包和十大惠民特色工程包,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供水、污水、雨水管网格120公里,燃气管网100公里,公共停车泊位3468个,改造完成老旧小区38个,确保交通运输、水利、环保、市政等重点领域投资不低于去年。还有,提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基础设施投入。全力推动中心城区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