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祥鸿:正步走过天安门觉得自己光芒万丈
徐祥鸿毕业于陆军军医大学毕业,他在文职人员方队九排面19号。他说自己最激动的是10月1日上午11点42分,当时阅兵任务已经圆满结束了。但在返回阅兵村的客车上,他激动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不断闪现着长安街上整齐的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出场即震撼,亮相即精彩,天安门前徒步方队昂首阔步,短短的96米、128步、66秒背后是每名受阅队员奋战了7个月、208天的丰硕成果,是洗得泛白的衬衣和摆臂磨破的裤兜,是双脚厚厚的老茧和一张张黝黑的脸庞,是所有教练员和保障人员共同铸就的辉煌。或许人一生中大多时候都在为他人的精彩鼓掌,但当正步踢过天安门,于万众瞩目中接受排山倒海般掌声时,他也觉得自己已经是光芒万丈。
徐佳旺:曾因基础薄弱险些被淘汰
徐佳旺是第909医院参阅人员中年龄最小的,1996年出生的他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所在的位置是文职人员方队12排面21号。他说10月1日走过天安门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是无比激动与自豪,虽然这样的场景无论是在阅兵村里还是在长安街已经演练过许多次了,但当那一刻到来时,还是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与泪水。
徐佳旺是第三批被选拔出来的队员,参训时间相比其他队员要少一个月,当时训练进度已经开始进行到正步一步一动训练了,而他才开始进行最基础的军姿训练。由于基础薄弱,每次摆臂踢腿徐佳旺坚持不了几动就晃倒,脚踝也跟着发肿起泡。直到通过一个半月的苦练磨合,总算是跟上了整个排面的进度,也摆脱了被淘汰出局的命运。等到进入阅兵村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正处于由单排面训练向中队及方队合练的过度期,属于训练量最强的时候,也是从那时起,北京7月的太阳给大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出操一身汗,收操一身碱”。每当正步摆臂时,手套上的汗总是会不自觉地甩到别人的脸上,每次军姿训练都看着汗水从帽檐前端往地上滴,感觉这半年流的汗水是过去20多年的总和。然而当第一次听到国旗护卫队的铿锵步音与礼炮轰鸣声时,以及游行群众掌声呐喊欢呼声时,他的心里感到了无比光荣,觉得以前的苦练都是值得的。在他看来,阅兵不仅仅是阅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阅的是人民军队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屈不饶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