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漳州:跨界突破 为台企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漳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颁证现场

                                                          

  惠及台胞优惠政策一览

 

  台商蔡志阳在漳浦台创园向客人介绍“奇珍异果”,金融服务让他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发展扩大。

台海网9月2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但凡遇到困难,我们打一个电话,就都可以解决问题。”台商陈建中的这句话,说出了漳州市对台胞的贴心服务。

  为了给台商台胞来漳创业、就业、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漳州市积极出台惠及台胞措施的相关细则,并在两岸金融创新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们通过实际工作,打通台企融资堵点,让写入文件的政策转化为台胞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信用证书做担保

  一直以来,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是不少台商心里的痛。“主要原因是两岸征信机构此前没有合作,在漳金融机构银行查不到台商台胞在台湾的征信情况,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同时,在漳台企很难像大陆企业那样方便地提供有效的抵押品或担保人,增加了银行对中小台企放款的顾虑。”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征信管理科科长白清松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两岸银企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解决了,全市21家金融机构开通了台湾地区的征信查询权限。

  从今年4月份到8月末,仅5个月时间,在漳金融机构就查得台商台胞在台地区信用报告92份。通过查询台商台胞在台地区信用报告,金融机构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其信用信息,同时辅之以台办、工商、税务、法院等部门的信息,从而为台商台胞建立一份综合“信用档案”。

  《漳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系由中国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漳州台商投资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为符合一定条件且信用记录良好的台商台胞颁发的证书,该证书目前适用于漳州台商投资区,并实行动态管理。该证书虽不等同于信用报告或是信用评级,但通过颁证并给予同等金融服务的形式,让持证台商台胞能够享有更多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

  “我来大陆开公司已经5年了,贷款是我最头疼的事,要交的材料多,要走的程序多,批下来的额度少。如今,有了这份具有公信力的证书,不仅贷款能走绿色通道,额度也提高了不少。”近日,在漳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政策措施宣讲暨漳州台商投资区首批颁证及授信签约仪式上,领到《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的台胞张良彬如是说。当天,12家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分别与15家获证台商、15名获证台胞个人进行现场授信签约,为台商授信总额达15.7亿元,向13名申办信用卡的台胞授予信用额度共62万元,并为2名台胞个人授信40万元。

  通过前期反复与各有关单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协调沟通,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力求从简,从申办条件、申办手续、申办流程到组织评定、证书授予及后期管理,对一切不必要的门槛“能减则减”。另一方面,对持证台商提供金融服务则是“能增就增”,组织漳州台商投资区12家金融机构梳理出可为持证台商提供的金融优惠措施43条,持证台商可在漳州台商投资区的12家银行办理贷款、担保、授信等多项业务时享受“绿色通道”,在开立账户、结算、信贷利率等方面享有优惠。

  使用外汇便利化

  “惠及台胞政策不是只藏在文件里,而是真的让我们尝到甜头。”台资企业凯景新型科技材料公司的财务经理萧凯俊告诉记者。他在办理外债结汇时,发现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台资企业可以先结汇使用,之后在承诺期限内把结汇用途证明材料补齐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享受容缺受理机制,从而化解企业急需结汇支付货款却又一时拿不出用途证明材料的困境。

  这是去年7月以来,漳州台商投资区开展的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改革。改革突破了企业在境内使用资本项目收入结汇资金前需由银行逐笔审核交易单证的限制,尊重企业资金使用完毕方能获取单证(如发票)的现实,资金结汇使用更便捷。其次,突破了以投资为主业或经营范围载明“投资”的台资企业才能使用资本项目收入开展境内再投资的限制,满足在闽台资企业“二次创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境内股权投资更自由。此外,改革还突破了只能由企业工商注册地银行办理外资外汇登记的限制,便利台资企业经营,外资外汇登记更灵活;突破了一笔外币债务最多只能开立3个外债专户的限制,为台资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外债开户选择更多元;突破了由外汇管理局审核办理的限制,继续简政放权,外债注销登记更简便。

  “去年试点取得很好的成效。今年7月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试点政策范围扩大到漳州全市。”人民银行漳州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科科长叶志伟表示,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福建省分局出台了与升级版试点政策配套的《福建省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实施细则》,在继续保留5项政策红利的同时,台资企业资本项目收入在办理结汇使用上手续更加便利。例如,台资企业办理资本项目外汇资金收入结汇,凭资本项目收入便利化试点支付命令函在银行办理,事后留存材料5年备查,无需逐笔向银行提交用途证明材料。政策的外延和内涵拓展之后,提升了台商在漳州的投资力度和决心。“政策利好,我们当然不能错过。这不,又办理了首笔外债便利化结汇300万美元。”萧凯俊开心地说。

  办事窗口促落实

  不管是《漳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还是“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都只是漳州密集出台的惠及台胞政策里的一小部分内容。

  其中,今年7月漳州就出台了《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实施意见》。这个实施意见聚焦在漳台胞台企最迫切需求,从深化漳台经贸合作、扩大社会文化交流合作、支持台湾同胞在漳学习实习就业创业、方便台湾同胞在漳居住生活等方面提出了22条具体实施细则,涵盖产业、财税、就业、教育、文化、医疗、影视等多领域。在此之前,漳州市还发布《关于促进漳台经济社会文化交流合作的实施意见》,提出58条实施细则。漳州市台港澳办将这些实施意见汇编成册后,发放到有关部门和台胞手中,并制定了简体和繁体两个版本,方便台胞们阅读。

  手册里不仅有国家、福建省、漳州市的各项惠及台胞措施,更有漳州市相关责任单位对接窗口和咨询电话一览表。有了这些电话,台胞们就可以针对特定政策找到对应的部门,不必挨个部门咨询了。为了让台胞上门办事更方便,台胞台商服务中心从市政府大院搬到了行政服务中心临街的场地,台胞们可以“推门就进”。“无论台胞要办什么业务,都可以先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台胞的实际情况,把他们的材料直接交到行政服务中心对应部门的窗口。”漳州市台胞台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燕标表示,倘若有些业务无法立即对接到某个具体的窗口,台胞台商服务中心还会发函请各个部门前来会商,为台胞解决问题。

  记者点评>>>

  漳州与台湾地区一衣带水、隔海相望,这样的地缘关系让漳州成为联系大陆与台湾地区的重要窗口。在两岸往来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漳州的对台金融服务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温度与能量”贯穿始终。

  为解决台企的融资问题,漳州市采取全方位、立体式措施,从货币信贷、环境优化等方面,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给台企吃下“定心丸”。此外,他们通过组织银企座谈会、深入企业现场办公等形式,了解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为涉台企业提供全方位、有特色的金融服务方案,打通产融合作的每一个环节。

  在惠及台胞政策陆续出台的基础上,“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漳州市台商台胞金融信用证书》的暖心之举不断出炉。这样的用心,让对台金融服务更有温度,推动两岸经济文化合作向深水区迈进。

相关新闻
引来“金融活水” 助力小微企业

多年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不遗余力助力我市小微企业发展,为其引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而深耕集美区的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企业金融集美业务部,就是其中的缩影。日前,记者与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企业金融集美业务部总经理李国清一起走访其客户——厦门捷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捷讯”),了解该行为小微企业“引水”的故事。   企业一路成长 兴业“保...

兴业银行“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升级上线

近日,兴业银行倾力打造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全新升级——“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首期应收账款线上融资模块上线,并率先在医药、建筑施工行业落地,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据介绍,“兴享”供应链金融平台应收账款线上融资系统运用“互联网+核心企业+中小企业”服务模式,聚焦应收账款融资办理过程中操作环节多、风险高的痛点,通过线上化...

厦门强化公证便民利民服务:1-8月公证业务量大幅增长

台海网9月15日讯 据厦门广电网报道 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我市强化公证便民利民服务,大力构建网上办证新模式,优化群众办事流程,提高办证效率。今年以来,我市公证业务量迅猛增长。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公证机构8家,执业公证员97人。我市开发建设了一站式公证在线受理平台,已有6家机构开通网络服务平台,实现咨询、预约、受理、审查和出证的“一站式”办...

兴业银行面向全国客户提供ETC线上一站式服务

日前,兴业银行与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实现总对总平台对接,可面向全国客户提供ETC线上发行一站式服务。 据兴业银行介绍,目前各地ETC推广工作已上线,从9月6日起将在全国陆续开展系列推广活动。夏日炎炎,信用卡或借记卡持卡人无需跑银行网点或高速公路服务站办理ETC,只需短短2分钟即可在线完成申请,且ETC设备免费送,并可享受高速公路通行费至少9.5折优惠。 今年7月...

三明:“金融活水”做活实体经济

台海网9月5日讯 据三明日报报道(三明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燕蓉) 日前,农发行三明市分行成功向福建明一生态营养品有限公司投放一笔4000万元贷款,这也是三明市政策性银行投向民企的首笔贷款。 4月中旬,市农发行与明一公司签订银企合作协议。6月底,在知悉公司有融资需求后,农发行立即成立项目评估小组、策划融资方案、开辟办贷绿色通道,仅用2个月时间,就推动这笔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