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东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锦江楼周边的古厝,让古厝焕发生机。陈宇鸿 摄
岱嵩村有序推进“裸房”整治。蓝智伟 摄
台海网7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今年,漳浦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规范农村建房管理,有效整治农村“裸房”。以建设安全、经济、实用和美观的村民住宅为导向,强化服务指导,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岱嵩村位于漳浦佛昙海域一个小岛上,因岛上风景秀丽,女子白皙貌美,又被称为“美女岛”。近期,“美女岛”结合沿海大通道环境景观提升工作,大力实施“裸房”整治,让房屋也穿上“新衣”,戴上“新帽”,刷新“颜值”。
“最美渔村”锦上添花
7月4日,记者驱车前往岱嵩村,途经村口是一条仅有一车道的水泥路。远远地看到有对向来车,司机就会主动在拐角处避让。“从这条小路就可以看出岱嵩人的文明。”佛昙镇副镇长陈志勇说,这里的渔民以养殖海蛎、石斑鱼、虾等为生,随着养殖业越做越大,渔民们也逐渐富裕起来,开起了小车,盖起了新房。
岱嵩村位于沿海大通道沿线,全村共有1115户3903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2017年被评为“漳州十大最美渔村”。随着一栋栋新房子在村里拔地而起,一些外立面没有装修,直接裸露在外的房屋不仅缺乏设计,而且影响村容村貌。于是,在村民们的支持下,村干部开始对村里的“裸房”进行排查,由村民自主聘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过来装修。
对于“裸房”整治,岱嵩村并没有搞“一刀切”,而是根据群众不同的经济条件合理引导,鼓励有条件的群众采用瓷砖、花岗岩等墙饰材料进行装饰。对于条件一般的群众,引导其用普通水泥抹面、油漆粉饰;对于经济困难的群众,允许其直接用彩色涂料粉刷,制造出梦幻童话般的境界。
“岱嵩村四面环海,自然风光优美,我们以红色为基调,让整个村落远远看过去更加醒目,有视觉冲击力。”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郑灵飞参与了沿海大通道环境景观设计。她曾带着团队深入岱嵩村考察,并结合渔村的浪漫风情,设计出多套方案,供村民自主选择。
整治“裸房”的同时,岱嵩村也加快推进“平改坡”,让“裸房”纷纷戴上了“美帽”,不仅能起到隔热、防水的作用,还能增大屋内可利用空间,提升整个村庄面貌。岱嵩村党支书杨华山告诉记者,他们将把岱嵩村打造成全县“裸房”整治、“平改坡”工作的样板村。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整村的产业结构调整,由捕捞养殖村向旅游文化村发展,为岱嵩村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