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台好戏”守住水仙之根
水仙花若要“涅槃重生”,就得让花农有钱赚、愿意干,提供多元创新的产品与服务,以及足够多可供挖掘的盈利点。
“通过这几年的技术改良,水仙花已经从春节才能绽放的年花,变身为四季花。另外,它也从室内花拓展为室外花,造型越来越大气,成为别具一格的办展花卉。”谢伟宏认为,“我们希望通过展会,展出水仙花的独特魅力。今年是猪年,许多水仙花大型构建都以猪为造型打造,让人们在节日的喜庆中,感受水仙花的造型艺术。”
此外,高新区与漳州市水仙花协会、漳州市水仙花研究所联合开展水仙花雕刻艺术互动活动,把实物、技艺和生活结合起来,创造出交互式、体验式的氛围。“今年,我们评了两名台湾水仙花雕刻师,让他们更好地在台湾本地传授这门技艺。”作为漳州市水仙花协会会长,张文江认为展会是传播水仙花雕刻艺术的绝佳舞台。这几年,他们已通过各类展会,培养了全国各地上百名水仙花雕刻师。
“欣赏水仙花就像品茶,不喝茶不知道茶的好坏,不触摸不知道水仙的优劣,所以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上手触碰。”水仙雕刻师欧永财表示,自己特别愿意拿出看家本领和观众互动交流,“没有雕刻的水仙花售价只有10元左右。雕刻完的水仙花价值在25~100元之间。我希望我能教给更多人水仙花雕刻技术,推动水仙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漳州市政府划定了3000亩水仙花海项目保护核心区域,主要种植金盏银盘、百叶水仙、黄花水仙2号、凌波仙子,同步种植了日本越前水仙、英国甜蜜水仙等洋水仙,设置了60块水仙花知识展板,让水仙花海成为多元文化碰撞融合的载体。与此同时,核心区也开始了“冬季水仙、秋季水稻”的水仙花轮种实践。
“冬季水仙、秋季水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复原和对水仙花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谢伟宏说,“轮种水稻,使得土地更加肥沃。6至10月是水仙花的休眠期,我们不仅轮种水稻,还会撒播花籽,轮种流黄菊、百日草、千日葵、蓝菊等。金秋季节,这里就成了七彩花田。”
如今,水仙花海不仅帮助农户打开全新视野,也让水仙花海真正成为水仙花的大观园。“水仙花海就是一个活态的博物馆,既能让人们感受到水仙花原真的历史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让游客感受到漳州人为保护水仙花所做出的努力。”张文江说。
年轻头脑与传统水仙“交融”
湖畔听琴馆中,优雅动听的古琴声徐徐传来;天然石典馆内,历史悠久的奇石故事引人驻足;水仙花广场旁的空地上,泡泡秀互动表演更是让孩子们激动得手舞足蹈;春节和元宵的假日高峰期每天超4万人次进入展会……水仙花展所呈现的另一面,是年轻人对水仙文化的热情。
“小猪佩奇、卡通版猪八戒等可爱造型,成为小朋友特别喜爱的水仙花‘配饰’,出现在花展上。”谢伟宏表示,今年的水仙花展还在宣传推广上有所创新,有摇奖答题、抢红包、泡泡秀、猜灯谜等,共有5万人参与线上线下的活动。
“花点巧心思,玩出新花样。有效对接年轻受众的需求,是激发参与热情的关键。”高新区新闻中心负责人陈群表示,当前网络存在一些水仙花的误导文章,他们希望通过摇奖答题等新颖的方式让受众感受水仙花的文化之“魂”,正面引导舆论。
“我们已经在十几所中小学校开展水仙花文化艺术课,对水仙花种植技术及雕刻艺术进行科普宣传。”张文江则表示,水仙花进课堂活动可以让年轻一代爱上水仙花文化,发展水仙花产业后备力量。
在互联网大潮中,利用IP经济模式可以给水仙花产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经过多年的保护,我们也发现,仅仅保水仙花是保不住的,还得推进‘水仙花+旅游’‘水仙花+美丽乡村’‘水仙花+医药’等业态发展,延长水仙花产业链,做大水仙花产业。”谢伟宏表示,未来,还可以推动水仙花向药品、香料、护肤品、装饰品、饮品等方面的精深加工,提高水仙花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让水仙花成为漳州的文化符号。
水仙花如何重生?漳州不急不躁,静静地酝酿着新的可能性:在出台《漳州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区管理办法》和《关于保护和扶持水仙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份文件的基础上,2019年开春,漳州市又出台了《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水仙花原产地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此外,漳州市高新区已着手成立漳州圆山水仙花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水仙花文化、旅游、特色产品营销等产业,将圆山脚下的水仙花基地建设成世界水仙花博览园和旅游目的地,延伸产业链,促进水仙花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