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新媒体联动 促文化认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林连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2月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连金 陈成沛 燕子 吴晓平 沈威)融媒体时代,关键字在“融”。融,是融合,亦是融化。而对两岸媒体人来说,无论新闻内容如何拓展,传播载体如何变迁,说好两岸交流故事、促进中华文化认同,都是内在的道义和责任。昨天的第八届海峡媒体峰会研讨现场,两岸嘉宾就如何推动新媒体的合作与联动各抒己见,虽然传统媒体当前都面临着转型压力,但诸多发言嘉宾都强调,不能只追求短平快的流量效应,还是应该借新媒体的“年轻”属性,融合新技术新平台,争取年轻人的认可,融化两岸的心灵隔阂,增进两岸认同。

流量不是一切 初心与读者不可辜负

  说到新媒体,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其实两岸媒体人的认知与普通读者一样,那就是“流量”。但是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追求的就决不能只是流量。

  联合报事业处影音部运营长方仰忠表示,融媒时代,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要说好故事,因为初心与读者不可辜负。站在时代大潮中,媒体人还是应该自问,“我们的社会责任、核心价值是什么?”如果按照流量来区分“好”与“坏”,那么宠物、美食绝对是热门议题,媒体如果追求流量,很快就能通过这些方面的内容得到影响力。但这难道是媒体应该做的东西吗?方仰忠介绍,联合报系2011年就成立了“愿景工程”项目,为的是通过重要的专题报道,让台湾变得更好,让台湾社会有正向的发展。“虽然流量最重要,但联合报从来没忘记过责任。”2017年,联合报“愿景工程”的主题涵盖了“毒品在年轻人中的泛滥”到“如何建立良好的长期照护制度”,如果仅仅从流量角度看,这些显然是不及格的项目策划。

  台湾《卓越》杂志董事长丁雯洲也认为,长期的媒体实践证明,任何时候都是“内容为王”。在他看来,传统媒体身上的“传统”二字,并不是一个负面概念,而是正面的资产,其中就包含着专业内容的珍贵价值。而专业的内容需要的是专业的人才,因此《卓越》杂志在积极与新媒体联动的同时,仍然坚持培养好人才。面对当前的转型压力,丁雯洲坦言,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很难转身,但像《卓越》杂志这样的中小企业型媒体在台湾很多,要转身也是很快,而要度过这一艰难的过程,靠的就是媒体自身的努力和韧性。

突破“语言关” 让台湾年轻人“听见”

  传统媒体的转型必然伴随着暂时的失序与痛苦,其中最需要突破的一个“关口”,可以称为“语言关”。方仰忠笑言,媒体语言的转变其实是一个自我“洗脑”的过程。“以前媒体人讨论的是文字、版面,而现在说的都是点击率、分享数、触及率和影响人数等等。”其实从广义上说,内容上的转变也是“语言关”的一部分。联合报系的报道形式从传统的图片文字,拓展到现在的视频、语音、美术和程序设计,为的就是通过不同元素和平台的融合,去找到更多的潜在使用者。在此过程之中,更多更新的运营方式也都得以实现,让不同的业务部门都能重新找寻到更适合的表达方法。有趣的是,这种“更适合的方法”也在随着媒体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如果把新媒体比作一种“媒体语言”,那么这种语言对媒体人来说,可以说要“活到老学到老”。

  台湾“指传媒”社长游胜钧,也同样强调这种“语言”的改变。在他看来,传统媒体需要改变四个既有新闻元素,而这四个“改变”,都是为了让台湾年轻人“听见”。

  首先是讲述者的改变。“指传媒”的经验是改变以前单一的记者角度,大量培养年轻人去说故事、做报道,因为“年轻人才懂年轻人”;其次就是语言的改变。但游胜钧的“语言”概念与方仰忠有所不同,他认为要改变以前的“人类思维”,学会像人工智能那样去思考。这是因为,台湾年轻人关于日常问题的思考并不周延,经常需要使用搜索引擎或民意投票结果来辅助理解并作出决策。因此,要把新闻写成适合数据传播的样子,才能让年轻人读懂;第三是素材的改变。以往的新闻以文字图片为主,但是文字有没有加入关键字、图片有没有提供索引功能,决定了受众能否把读到的内容快速去做延伸;最后是发布渠道的改变。网络平台的运用规则要求新闻产品应该进行场景设置,以便媒体从中去引导读者进入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内容,促进商业价值的产生。

新媒体新课题 两岸故事增进文化认同

  新媒体是年轻的媒体,年轻人是其天然的受众。正如游胜钧所说,媒体是两岸关系的“稳定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责无旁贷。事实上,增进两岸交流、促进中华文化认同原本就是两岸媒体人的“初心”,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为传统媒体提供了转型的可能,也为讲好两岸故事、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课题。

  在台湾岛内,有许多媒体常年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与会的台湾《人间福报》业务部广告副理李照子,就在研讨现场与两岸同行分享了《人间福报》发挥媒体正能量、传达人间真善美的案例。作为星云大师创办的报纸,《人间福报》创立了“星云真善美传播奖”,近两百位获奖者中不乏两岸年轻人,他们都是增进中华文化认同的践行者。

  台湾《中国时报》副总编辑黄树德则表示,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最终要落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上。但在新媒体时代,要争取年轻人的认同,绝非易事。“因为这是一个先端市场,年轻人自己会创造趋势和话题,带起风向。”要如何与年轻人对话?讲述他们听得懂的两岸故事?黄树德认为,问题关键在于“互相说话听不懂”。因此,在传承中华文化部分,两岸媒体要讲年轻人听得懂的话,“只有使用他们的语言,整个事情才能继续往前走。”黄树德举例表示,文学大师林语堂在漳州和台北都有故居,其中的传承故事原本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好案例。但是,现在的台湾年轻人可能不知道林语堂是谁,强化中华认同该从何做起?黄树德认为,应该顺应新媒体思维,从作品出发进行新的尝试,比如说挖掘林语堂作为幽默大师的文学素材,“这样或许能拉近台湾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心理距离”。

相关新闻
2017海峡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厦门专场分享会9日举行

◆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 ◆自娱自乐CEO闫驰 ◆梦九鲤CEO陈世明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孙慧英 ◆新媒联创CEO高苏华 ◆茶人岭CEO支红 ◆菜鸟妈妈创始人艾薇 ◆厦门赛区报名通道   台海网12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赖彩霞)大咖来袭,亲临指导。12月9日13:30-17:30,2017海峡两...

湖里区新媒体联合会成立啦~看看都有哪些大咖!

台海网11月27日讯 (记者黄荣亮)近年来,厦门市新媒体企业与从业人员数量迅速增长,在维护网络安全、净化网络空间和影响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湖里区新媒体人士团结在一起,于2017年11月26日的“第六届厦门网络文化节成立了湖里区新媒...

“影剧联动”成新风口? 《老炮儿》等将拍电视剧

华谊兄弟“I计划”聚能时代剧集发布会大合影   中新网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 张曦)随着电视剧、网剧市场的兴起,不少电影公司纷纷看准了这块市场。近日,华谊兄弟宣布I计划,除了公布新的剧集外,还宣称自有版权内容的70余部电影,60多部电视剧,3000多首音乐作品,可作内部开发及...

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昨在榕启动

台海网11月16日讯(海峡导报驻福州记者 林芹)15日,2017海峡两岸新媒体创业大赛在福州蒲公英创新工场新媒空间正式拉开序幕。大赛由福建日报社(报业集团)主办,东南网、福建报业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福建日报经济文教部、新福建客户端、海峡网、闽南网联办,蒲公英创新工场、精一天使公社、白鲸移动出海等协办。大赛官方报名网址:http://xmtcy.fjsen.com/ind...

厦门首个税法执行联动创新平台成立 “税法同行”便民新举措

台海网10月27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昨日,厦门市首个“税法执行联动创新平台”签约了,集美国税、集美地税、集美法院三方签署了合作协议。   据悉,“税法执行联动创新平台”建立后,法院将定期向平台推送被执行人信息,推送进入司法拍卖、变卖程序的被执行人企业信息;集美国税将协助提供被执行人名下登记的企业对公账户、资产数据、财务报表及申报表等信息,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