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
创新经济模式 尖端项目接连落地
11月30日,漳州开发区招商局创业广场4层,迎来了它的新东家,爱果冻科技的创始人冷栋。
冷栋的团队做数字内容生产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产与制造,在北京,他有7000平米虚拟现实创意中心。把公司从北京搬来漳州开发区,是冷栋去年做出的决定,“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发区,我看中了开发区的经历,它的变迁和我的创业经历很像”。
项目从决定入驻漳州开发区以来,高效率推进。今年7月落实合作,8月进驻装修。新的办公区域有3000平米,上个月底陆续进设备调试。冷栋介绍,先批常驻开发区员工有17人,投资孵化团队3支。接下来,将与高校联合建设虚拟现实专业,并计划把技术研发和生产都搬到这里。
历经25年的飞速发展,开发区凭借独有的魅力,吸引越来越多的高尖端企业。福建首个第四代泛信息技术产业综合体“招商局·芯云谷”、全球首个无人驾驶汽车社会实验室、世界领先的交互式三维视觉管理和虚拟现实软件企业EON Reality中国区总部等项目接连落地。
为支持产业转型,2016年9月,由福建省政府、招商局集团合作设立的福建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在漳州开发区注册成立,通过资本手段融资、融智,以有效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支持泛信息技术等科技创业项目;2017年4月,漳州开发区3.5亿元生态智慧创业投资基金正式注册成立,将主要投向清洁技术、新能源、现代农业等生态行业和信息技术、大数据、智慧城市等智慧行业。这些,都是开发区践行创新经济模式的成果。
在经济新常态下,漳州开发区实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战略,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盘整,全力推进“智造”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文化旅游业、泛信息技术产业、大健康产业、智能汽车产业、临港产业“五大百亿产业集群”。
他们说
有一种情感叫情怀
开发区建设者小蔡:建设开发区的人,有新闻工作者、也有挖掘机司机,有在外奔波的游子、也有守着家园的青年。有些人一待就是几十年,有些人在这里走过十几载的岁月,也有些人刚来了几个月,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把漳州港当成他们心中的第二故乡。
有一种情感叫眷乡
开发区居民阿发:25岁的漳州开发区,全新立于我的眼前,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对家乡越来越眷恋。
那一刻,我懂了,懂得龙应台远居美国期间,将从故乡带过去的土,撒到美国;也懂得成名之后的莫言,依然坚守在山东高密县的老房子里,过着田园式农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