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
生态开发 依山面海绿满新城
一代代开发区人,见证过第一次开山大爆破、第一排铁片办公房、第一个万吨码头、第一条疏港公路、第一座大型变电站、第一个自来水厂、第一排安置房、第一处工业厂房。
一代代开发区人,也迎来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第一个生态公园、第一个人工岛、第一美景黄金海岸、第一片童话般人居小区卡达凯斯。
富于想象创造力的建设者,在临港工业区里,造出了一片“世外桃源”。这里,依山面海,空气清新,风光旖旎,精致宛如“世外桃源”。
11月12日,2017中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福建漳州港站在双鱼岛陆岛广场开跑。这是中国最权威、最专业、最高端的山地马拉松赛事,首次在东南沿海举办,来自海内外的3000余名运动员参与竞逐。
生态开发、绿色发展,是漳州开发区一直以来的建设理念。如今,一座集山海湖园、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等特色为一体的宜居城市正逐步显现。
他们投资建起生态休闲景观,南太武山地生态园、南炮台公园、南太武黄金海岸、双鱼岛等;还有黄金海岸二期、香山湿地公园、鼎仔内山公园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进一步优化生态宜居环境。仅这近五年就累计投入3亿元,实施12个边坡防护治理工程,引进先进的山体绿化技术,改善山体面貌。
据统计,漳州开发区目前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超过国家森林城市指标要求。全年空气PM2.5指标优良率达99.6%,位居漳州市前列。
幸福宜居
全省首推15年免费教育
曾经,这里交通不便,翻山跨海才能进城;
曾经,这里只有四所村小,没有中学;
现在,这里四通八达,书香四溢。
漳州开发区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完善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套和社会保障体系,让居民有更多幸福感。
招银疏港公路、厦漳跨海大桥通车,厦门湾水陆交通实现公交化,漳州开发区正式融入厦门湾半小时都市生活圈。40分钟可抵达厦门机场、厦门火车站,30分钟可抵漳州市区。海上巴士15分钟抵达厦门岛,城际公交便捷直抵海沧、龙海和漳州市区。
沿海大通道漳州开发区段已完工,港尾铁路正加紧建设;厦漳城际轨道R3线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目前正在福建省政府主导下积极推进中。
百年招商局崇文重教,漳州开发区的教育最让人引以为傲。区内已形成由厦大嘉庚学院幼儿园、漳州开发区实验幼儿园、南太武实验小学、海滨学校、厦大附小、厦大附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构成的“全龄段”厦大系优质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漳州开发区在福建省内率先推行户籍人口从幼儿园至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今年9月,总投资1.8亿元、“12年一贯制”的漳州开发区海滨学校也迎来了首批学生。
这里的老人,老有所依。由政府“兜底”的养老保障走在漳州市乃至福建省前列。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率达99.85%,全省排名第一。
依托智慧城市,漳州开发区实施民生关爱工程,全省首例向辖区老人和儿童免费发放北斗关爱终端,设立“健康小屋”为居民提供免费、便捷的健康检测和咨询,实施“互联网+居家养老”服务。
二十多年前,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蛇口工业区的开创者袁庚先生,站在南炮台上,眺望对岸的厦门岛。“漳州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同处一个厦门湾,同在九龙江出海口,北岸厦门高楼林立,灯火辉煌,南岸却荒凉沉寂,沉睡千年。其实,这是一颗尘封雾锁的明珠,一旦放出光芒,将照耀东南海疆。”
这是他彼时的肺腑之言。
1992年12月28日,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迎来了新生——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漳州开发区)在此诞生。漳州开发区的创业者们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蛇口精神,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干作风,拉开了福建史上最大规模的开山填海工程。
25年风雨历程,25年耕耘收获,漳州开发区即将迎来25周年的华诞,一座“花园式、智慧化、产业兴、人气旺”宜居宜业的滨海生态智慧新市镇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