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漳州新闻  >> 正文

文学之火 点亮他黑暗人生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张惠玲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吴可彦眼睛现在只有光感,阅读靠听

  台海网6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张惠玲 文/图)13岁时,眼睛被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视力逐渐下降,令他青春梦碎。经历无数的煎熬与痛苦、迷茫与无助,他以超乎寻常的毅力与勤奋,从文学与哲学中寻找人生与生命的答案,获得了慰藉与力量。

  白皙的皮肤,端正的五官,温文的气质,今年27岁的漳浦人吴可彦,明明是一副安静大男孩的模样,却让人有一种面对大海的感觉——平静而深邃,正如他的生命。

患上眼疾 人生被迫“重启”

  小时候的吴可彦,活泼好学,读书、画画、运动等等一样不落,是让老师和同学们喜欢、让家长骄傲的好学生。不料,13岁那年,他被诊断出视网膜色素变性。

  医生警告他,其视力会逐渐下降,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失明。父母带着他四处求医,尝试过中医西医的各种治疗方法,但收效甚微。

  因视力逐渐下降,他很难在校完成正常学业。迫于无奈,2006年他被送到泉州盲人学校上高中。

  他本应阳光灿烂的世界却逐渐被黑暗笼罩,苦闷中的吴可彦疯狂喜欢上了文学。即使视力不济,在修学之余,他仍然常常趴在电脑前,通过电脑特殊阅读软件,遍阅古今中外文学名著。

  同时,他开始尝试写作。一开始,他需要把电脑屏幕上的字放得很大。随着视力的下降,最后只能依靠语音软件,以异于常人的艰辛,使用健盘盲打,在黑暗中坚持着写作。

  吴可彦说,现在,他每天都保持着超10万字的阅读量,阅读和创作不仅让他的生活更充实,更给了他温暖和动力。

独爱写作 想帮助更多残疾人

  文学创作,让吴可彦找到了打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找到了自己思想的出口。20岁时,他第一次在《青年文学》上发表诗歌,而后又相继在《福建文学》《厦门文学》《福建残联》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2014年8月,他出版的长篇小说《星期八》获得漳州市第八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截至目前,他已创作作品达150多万字,先后出版《星期八》《血河集》《八度空间》《茶生》等4部作品。

  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曾镇南先生这样评价他:“吴可彦是福建近年来出现的一位才禀卓异、创作勤奋、风格鲜明并展现出广阔的文学前途的90后青年作家。他的小说富有艺术创新的冲击力,在我们的创作中开了新生面,添了新元素。”

  2016年兼任漳州市盲人协会副主席后,除了认真开展服务残疾人的事务外,他还借助协会平台建立读书群,用扫描仪为盲人朋友制作语音软件识别的电子书,尽力解决盲人读书难的问题。

  他说,他的服务,能让盲人朋友读到想读的书,同时,自己也读到了更多的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未来,他想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

相关新闻
斯蒂芬·金的《它》:这本恐怖小说其实是文学课?

2016年8月,美国小说家、普利策奖得主朱诺·迪亚斯(Junot Diaz)访问上海。我作为他的短篇小说集《你就这样失去了她》的译者,陪他参加了几场活动。在思南公馆的那次座谈会上,他谈到自己的创作历程,讲了个小故事,大意如下:“我能成为作家,要感谢我的一位前女友。那时我热血沸腾地写作,鼓吹少数族裔的权利,反对种族歧视,反抗社会不公。但我写出来的东西都没人...

同为陕西文学,《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有何不同

近日,改编自作家陈忠实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白鹿原》虽然收视率如不预期,但也引发了一些话题,剧中出现的“陕西油泼面”、白鹿村口的“傻子”也成为新晋“网红”。 《白鹿原》刻画了白鹿村人在时代变迁下的颠沛流离,在精神的“乌托邦”和残酷的生存现实交织相荡中,“仁义白鹿村”所承载的儒家传统文化从未消失。伴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观众也展开了对“乡土作家”陈忠...

琼瑶与继子女公开互撕 人生比琼瑶剧还琼瑶

琼瑶和现任丈夫平鑫涛   丈夫陷入中风失智、与继子女公开互撕,现实版的“琼瑶剧”又更新了:关于要不要给丈夫平鑫涛“插管治疗”这一核心矛盾,双方互撕几个回合,50年的恩怨情仇被重摊在公众面前。琼瑶日前决定将90岁的老伴交给继子女,她称“我的人生一败涂地,书也不会再写了...

为病夫插管令琼瑶 “想跳楼 ” 网友叹:人生如戏

台海网5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台湾知名女作家琼瑶日前在社交网站发文,以《背叛——别了!我生命中最挚爱的人》为题,讲述了为了失智丈夫平鑫涛是否插鼻胃管治疗一事,与丈夫和前妻生的三名继子女发生争执。最终琼瑶同意让平鑫涛插了鼻胃管,却觉得自己“背叛了他”,自责得想从医院“一跃而下”。   据了解,琼瑶的丈夫平鑫涛因罹患血管型失智症,住院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