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石坑村
台海网12月2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王龙祥 沈华铃 郭钦转 通讯员 吴继聪 薛志旺 文/图)20年前,这里一片滩涂、荒山野岭,孩子上学要跋山涉水,和潮汐抢时间;20年后,这里建起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校园环境优美、师资优良、设备齐全,这里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厦大系”优质教育资源,令外面的孩子都羡慕不已。
20年前,这里只有几条羊肠小道,遇到雨天就泥泞不堪,无法通行;20年后,大桥飞架,道路畅通,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机场、铁路均在1小时圈内,快艇往返厦门实现公交化,与厦门仅15分钟航程。区内疏港公路连接纵贯全国南北的324、319国道及沿海高速公路。厦漳跨海大桥建成后,厦门湾南北两岸将融为一体,行车仅需25分钟,经贸往来更加密集,形成半小时生活圈。连接漳州开发区第四区的漳州港尾铁路和贯穿全区的招银疏港高速公路都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港区快速集疏运问题。同时,连接厦门岛和漳州开发区的厦漳海底隧道作为“厦漳第二海上通道”也在加紧推进中……这里的人们走出去,又引进来,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更带动了经济发展。
20年前,这里是一个不起眼的闽南小渔村,停靠的只是小木船、小机帆船。20年后,这里吊机林立,停靠着来自不同国籍的货轮,承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这里是国家一类口岸和首批对台直航口岸之一,已开通至美国、日本、韩国等外贸货运航线和香港、台湾、上海、大连、青岛、深圳等集装箱航线。这里拥有自然岸线28公里,其中-8米以下深水岸线长达12公里,可规划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中转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