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记者探访福州预包装食品市场 食品标签有望告别文字游戏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新国标将禁用“零添加”等用语,记者探访福州预包装食品市场——

食品标签有望告别文字游戏

市民选购调味料时“,0添加”商品受青睐。记者 沐方婷 摄

近日,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其中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成为消费者最关心的新标准之一。

3月31日,记者走访福州部分商超发现,“0添加”等用语是不少调味品、饮料等预包装食品宣传的“关键词”,然而随着新国标的发布与执行,预包装食品宣传有望迎来一轮重整与规范。

不少调味品宣称“0添加”

“0添加”“真‘0%添加’”“0%添加防腐剂”……3月31日,在仓山区一超市的粮油调味区,记者看到不少调味品上都标注着“0添加”等用语,尤其是酱油区,更是“0添加”用语的密集地带。货架上,多个品牌酱油的包装上,均有用到“0添加”字样。

而乳制品区部分商品也有类似情况。在一款风味发酵乳的包装正面,不仅标注着“0添加”字样,在其背后的成分标签表上还特地备注着“香精、色素、明胶:0/100g”。此外,拉面、果汁、麦片等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有些也用到了“0添加”等用语。记者走访了福州多家知名超市卖场,情况也大同小异。

而在一些商超的线上平台,搜索“0添加”,瞬间跳出多条商品信息,除了调味料、乳制品,还涉及多款零食、烘焙面点等,部分商品评价超10万人次,部分线上超市还筛选出“非必要不添加”的商品,并贴上“配料干净”标签。

福州市民叶大姐就是“0添加”食品的热衷者。“平时,也不知道怎么挑选安全健康的食品,现在食品中的添加剂这么多,所以自然就觉得‘0添加’应该会靠谱一些,至于是真是假,我们也没办法验证。”叶大姐的观点,代表了不少消费者对“0添加”的认知。

“零添加”就代表着安全健康吗?事实往往是商家的概念性炒作。市消委会秘书长吴波介绍,企业在加工环节往往可以做到不使用添加剂,但加入的各种辅料一般都含有添加剂,部分商家通过刻意宣传,利用“零添加”“纯天然”概念提升产品附加值,以获取市场及额外盈利。

“商家通过放大‘0’的视觉符号,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忽视其他不健康成分,如高脂肪、高钠。”福建省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福州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邱彬表示,例如“0糖”可能仅指不添加蔗糖,但可能含有代糖或其他甜味剂;“0添加防腐剂”可能掩盖了产品本身通过高盐、高糖等天然方式防腐的事实。

“0添加”乱象有望得到规整

为避免误导消费者,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新标准将于2027年3月16日实施,设有2年过渡期。千禾味业、海天等多家食品企业均对新规进行了回应,并且表示将按照新的国标要求推进后续工作。这意味着,随处可见的“0添加”乱象也将得到进一步规整。

事实上,消费者对“0添加”的热衷背后,既有商家的营销炒作,一定程度上也有部分消费者对“添加剂”认知的不足。“不少人认为,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没有添加的食品更健康。事实上,不必‘妖魔化’食品添加剂,只要合法合规使用添加剂都是安全的。”福建省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黄彬红介绍,有些添加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本身就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存在。

黄彬红说,我国对食品添加剂实行全流程监管,添加剂生产企业需要通过严格审查,才能获得生产许可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定期抽检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将面临法律严惩。但她也提醒,要注意区分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例如非法添加物苏丹红、氯霉素等,如果发现食品中含有非法添加物,可第一时间拨打12315进行投诉。

如何科学选购预包装食品?

“0添加”不靠谱,那么消费者该如何健康科学地选购预包装食品?邱彬建议,要关注配料表成分按含量降序排列,警惕前三项出现精制糖、氢化油等;营养成分表重点关注能量、脂肪、糖、钠的含量及NRV%(每日参考摄入量占比);优先选择少加工食品,如巴氏杀菌奶>复原乳。

黄彬红认为,除了要学会看产品配料标签,还要注意均衡饮食,多样化摄入新鲜食材,减少对加工食品的依赖。最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新国标在食品标签上也花了心思。根据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数字标签将陆续应用到各类食品包装上,以后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食品数字标签,同时可通过页面放大、语音识读、视频讲解等多种功能了解食品信息。

最关键的依旧是大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加强福州食品安全监管,福州市场监管部门通过突击检查企业原料库、调取生产投料记录,核验标签宣称是否属实等措施加强食品添加剂相关监管。2024年,根据市民投票,福州市场监管部门对票选最高的“零添加酸奶”“纯天然蜜饯”等12类产品开展监督抽检,结果全流程公开,与市民共筑福州食品安全防线。

专家表示,要让消费者科学认知食品,还需持续科普和沟通。企业也应减少暗示性宣传,避免误导消费者,降低不必要的市场内卷和食品安全焦虑。

来源:福州新闻

相关新闻
美国对台湾玩文字游戏 博弈两岸

美国国务院网站日前更新美台关系现况,据知已删除“不支持‘台独’”文字,此举有何意图?删几个字就真的有利于台湾吗?   特朗普上任迄今未满一个月,国务院日前更新美台关系现况,删除“不支持台独”,并支持台湾国际参与。美日韩外长15日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MSC)期间三边会谈后的联合声明,提到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也表达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前后动作对中...

食品标签新规即将出台 省内百家企业一起“预习”

一张小小的食品标签标识关乎食品安全,7日下午,由省市场监管局指导、省食品工业品协会主办的优化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倡议活动在福州举办。省内1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课。 黑糖话梅等复合型预包装食品的配料表要写上几种原材料?“零添加”“不适用”等字眼是否可以在标签中继续使用?活动现场,省市场监管局业务处...

食品标签乱象该整治

据近日媒体报道,一款主打酵素概念的气泡水配料表上标注了200多种配料,不但有多种水果、蔬菜,还有花椒、小茴香等。涉事公司回应称,他们添加的是含有232种植物元素的酵素粉,而非真的添加了232种植物。商家以丰富配料表为噱头,无非是想打造“营养丰富”的产品形象。然而,如此虚假夸大宣传,既容易误导消费者,又有违反食品安全法的嫌疑。根据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

“核食”变“福食”?民进党当局玩弄文字游戏,赵少康:把核电厂改成“福电厂”好了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程东】 眼看岛内民众对解禁日本核食品反应强烈,民进党当局又想出了一个主意——“改名”为“福食”。虽然仅是一字之差,内涵可是有天壤之别。有台媒16日称,前面这个“核”一看魂都吓飞了,脑海里闪出的是核废料桶子上黄黑相间的圆扇形符号;但改成“福”字,听起来就好像是拜土地公留下来的供品,“吃不吃?吃,当然吃!” 据台湾《中国时报》16...

日本核食摇身一变成“福食”?民进党玩文字游戏,挨轰碾压民意

近期传出民进党当局研拟加快脚步解禁日本福岛及周边核灾食品,而为避免福岛五县市食品引发恐慌,研拟以“福食”取代“核食”。对此,民众党“立委”邱臣远呼吁民进党当局应该回归食品管理跟科学证据论述,不要玩文字游戏,更不要挟“公投”后的余威辗压民意。国民党“立委”洪孟楷则表示,若只是改名,但实质内容不变,反而是欲盖弥彰,民众更难以安心。 日本福岛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