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机场新航站楼“外衣”穿好了
造型像展翅高飞的大雁,可抗17级超强台风
近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建设再迎重要进展,新建T2航站楼完成金属屋面及幕墙闭水,为后续室内精装及机电安装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央视新闻频道对此进行了报道。
可抗17级超强台风
新航站楼金属屋面采用双曲造型,兼具美观与功能性。金属屋面中心区长约422米、宽约181米,南、北指廊内弧长约262米、外弧长约423米。从空中航拍镜头可见,新航站楼整个金属屋面造型流畅舒展,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屋面最高标高约为39.7米,檐口标高在19米至32米之间,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
双曲屋面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美学价值,还优化了航站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增强了抗风、抗震能力。
针对沿海台风频发环境,幕墙采用单层双向拉索柔性结构,以高强度铝合金拉索和抗风夹具固定。通过4轮抗风揭试验验证,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同时,利用刚性伸缩缝化解温度变形,确保幕墙气密性与水密性,减少拼接缝隙,增强整体稳定性。
另据介绍,新航站楼金属屋面工程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和材料,包括铝镁锰合金直立锁边金属屋面板系统、屋面天沟系统、屋面天窗系统、三角区铝单板及玻璃采光顶屋面系统等。
“机场靠近海边,因此金属屋面采用铝镁锰板,它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而且安装过程中采用整板安装,板中间没有任何的加工和焊接,大大提高了金属屋面的抗风性能。”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二期项目技术经理张晓斌说。
在新航站楼金属屋面工程中,项目团队结合福州当地多雨季、多台风的气候特点,采用了多层次防水措施,包括屋面接缝的精密处理、天沟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防水材料的严格筛选,确保屋面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
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新航站楼屋面天窗由2万平方米光伏玻璃组成。材料上,使用的是光伏一体化超白钢化中空夹胶玻璃,透光率达90%以上,最大程度引入自然光,最大程度隔离紫外线。不仅如此,屋面天窗集成光伏发电系统,通过14000平方米太阳能板与6000平方米单晶硅光伏同步工作,年发电量预计达24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96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4万吨,可满足机场10%的用电需求,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低碳目标。
航站楼玻璃幕墙面积达10万平方米,采用Low-E中空玻璃及智能遮阳百叶窗,夏季遮阳率超59%,降低空调能耗6.21%。采光顶引入自然光,配合室内光感调节系统,做到“光”尽其用,既减少人工决策的工作量,又能更灵敏地应对不同的光照条件,做到实时、精细调节。相比固定时间开关模式,这种方式实现节电35%,全年可节电200万千瓦时。
来源:福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