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超过总价20% “定金”性质变成预付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福州市仓山法院审结一起因合同条款模糊引发的定金返还纠纷案。法院认定,因合同中关于定金的约定不明确,且存在违约金条款冲突,买方主张双倍返还定金的诉求未获支持。

2023年,张某向某家具店定制总价60万元的家具,签订《定/销货单》合同时支付30万元,并约定“购货方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供货方逾期交货按日千分之三支付违约金,不超过定金两倍”。后家具店未交付货物,双方协商解除合同,但仅退还13万元。张某诉至法院,要求返还剩余17万元并双倍返还定金30万元。

仓山法院审理认为,合同虽提及“定金”,但同时约定了违约金计算方式。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定金罚则的适用需明确约定定金数额且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20%。本案中合同未明确约定30万元为定金,且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与定金罚则存在冲突;30万元占合同总额50%,远超法定定金上限20%(12万元);双方争议焦点实为预付款性质,而非定金担保。法院最终认定,张某支付的30万元属预付款,不适用双倍返还规则,判决家具店返还剩余17万元,但驳回双倍定金诉求。

法官表示,定金和预付款虽然都是一方向另一方交付一定的金钱,但二者的法律性质和效力却存在很大差别。预付款属于价格金额支付债务的一部分,并且是提前履行部分债务,其作用在于使接受预付款的一方获得期限利益,支付预付款只是客观上起到了保障相应债权实现的作用,而定金属于金钱担保的范畴。在订立合同时,对于定金的约定应参照法律规定书写,应当具体明确,且应注明定金具体数额,以免在对方违约时难以要求对方承担定金罚则。(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兰幼清 林润泽)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新闻
定金付了买房合同却订不下来 法院:双方无责,定金退还

近日,鼓楼法院审结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房屋买卖双方曾签订定金协议。后因买卖双方无法就房屋买卖合同达成一致,定金协议解除,买卖双方需要担责吗? 2023年2月22日,出售方柳先生和买受方丁女士签订了一份定金协议。协议约定,柳先生收取丁女士30万元定金,双方需在当年3月10日之前签订正式买卖合同并完成交易,任何一方违约都将承担相应责任。柳先生若违约...

配合卖家确认“收货” 定金与手办都没了

网购平台的优惠活动多、促销力度大,是不少消费者的主要购物渠道。但当卖家让你在收到货前,就配合在网购平台点击“确认收货”,可得当心了,有消费者就踩了这样的“坑”,不仅货没收到,上万元的定金也收不回来,只能起诉到法院。 小风是一个动漫迷,平时就喜欢收集根据动漫人物造型设计而成的二次元手办。他在网购平台的一家店铺里,看中了很多款式的手办,于是联系...

商家关店之后,如何避免消费者预付款“打水漂”?

  阅读提示   近日,郑州一家餐馆闭店后积极为顾客退预付款的举动引发网友点赞,这与此前一些无良商家一旦闭店就“跑路”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要让商家关店之后,消费者的预付款不再打“打水漂”,光靠商家的自觉恐怕不行,还需采取“硬措施”防止消费者“讨账难”。   连日来,一到傍晚,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的一家餐馆门口便排起长长的队伍,顾客并不是在...

追讨的是双倍返还 捍卫的是契约精神

□陈家沛   原本是开心购买新车,没想到,合同签订了,当晚却收到销售电话称要“涨价”2万元。近日,市民张先生就遇上这样一件烦心事,4S店称是销售在卖车时看错了价格,而且门店只接受退还定金,不接受张先生提出的,4S店按照合同约定双倍返还定金。(10月12日台海网)   问题似乎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局,其实不然,这里双方的约定清晰,因此关键...

“双11”防“套路”攻略 带你避开这些坑

11月11日越来越近了,预售方式已经开启。先付定金,再结尾款,一举多得,多方共赢。但在消费者开心买买买的同时,也要注意预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有网友分享了攻略和经验。江苏省消保委也提醒大家:理性消费不囤货,牢记规则防损失,留存凭证善维权。   通讯员 徐悦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燕   一方面,先付定金再结尾款,是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方式。对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