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梨甲藻为载体的“蓝眼泪”人工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拟推出“蓝眼泪”观赏瓶、幕布、烟花枪等文旅产品——
平潭:“观泪自由”,指日可待
福建日报1月26日报道(报业集团见习记者 张哲昊 刘宇捷)
平潭岚麒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区内,“蓝眼泪”发出迷人的蓝光。江信恒 摄
近日,平潭岚麒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究基地传出好消息——以梨甲藻为载体的“蓝眼泪”人工培育工作取得了新突破,在全国首次实现大规模化养殖。这意味着,曾经仅在特定时节现身的平潭“蓝眼泪”景观,如今游客有望随时观看,还可以带回家赏玩,真正实现“观泪自由”。
何为“蓝眼泪”?在特定的温度、盐度、光照等条件下,夜光藻、海萤等藻类会大量繁殖,并聚集于海水表层或近岸区域,它们在夜间受潮汐或海浪拍打等刺激,就会发出浅蓝色的亮光。远远望去,犹如一片蓝色的荧光海,因而得名“蓝眼泪”。
在平潭,“蓝眼泪”一般是由夜光藻引起的。每年春夏季,南风盛行,正是“蓝眼泪”的爆发期。近年来,平潭凭借美轮美奂的“蓝眼泪”景观,屡屡火爆出圈,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追泪”,已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但是夜光藻的生存条件苛刻,由其形成的‘蓝眼泪’景观持续时间短,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平潭岚麒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科研人员丁吴清说。
如何将这种罕见的自然现象转化为可人工培育的文旅产品,让“蓝眼泪”不再可遇不可求?
看中了“蓝眼泪”IP巨大的商业化潜力,平潭岚麒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自2022年起积极组建科研团队,着手“蓝眼泪”人工培育。
作为一家海洋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公司,该公司主要围绕“蓝眼泪”培育、繁殖研究和相关体验产品进行开发,以及专业从事“蓝眼泪”相关浮游生物及藻类的研究,并顺利攻克了发光浮游生物的分离纯化、培育条件优化、快速繁殖、观赏体验等技术创新,现已申请了多项专利。
事实上,为了找到夜光藻的替代品,该公司从我国沿海地区收集超过200种海洋浮游藻类,经过分离提纯后,筛选出亚历山大藻、角藻、梨甲藻等发光藻类,并初步构建起了全国首个“蓝眼泪”种质资源库。“经过反复试验,我们发现相较于夜光藻,梨甲藻的发光亮度更强,存活周期也更长,能够很好地弥补前者活跃度频次低的问题,因此选择梨甲藻进行培育和开发。”丁吴清告诉记者。
那么,人工培育的“蓝眼泪”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此,丁吴清解释道:“我们所培育的梨甲藻版‘蓝眼泪’主要用于室内研究、观赏以及产品开发,并不会直接投放至海域,因而藻类也不会大量聚集于海中,更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污染。”
在平潭,该公司打造了占地1300多平方米的“蓝眼泪”自然生态培育研究中心,并搭建起“蓝眼泪”体验馆。馆内,还设置了一间简易的暗室作为产品开发区和体验区,走入其中犹如被黑夜包围。
在黑暗之中,丁吴清领着记者来到一个观测箱前,只见他用采集网轻轻拨弄水面,一道道绚烂的蓝光随着波纹倏然散开……“你瞧,这些箱子中有着数量众多的梨甲藻,都是我们人工培育出来的。”说话间,丁吴清又拿起一个爱心形的玻璃容器,轻轻摇晃几下,瓶子中的藻类就迅速扩散,并发出阵阵蓝光,十分炫目。
这些体验产品已具备了产业化应用的条件,不仅可供现场观赏,也方便游客带回家中养殖。“我们首批开发了星形、漏斗形玻璃观赏产品,里面的梨甲藻可以存活15至20天,游客把玻璃瓶带回家后,还可以添加营养液,延长观赏时长。”丁吴清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玻璃制品外,研发团队还研制出“蓝眼泪”幕布、“蓝眼泪”烟花枪等各式各样的产品,能够适配泳池、民宿、水族馆等文旅场景,让游客把“蓝眼泪”带回家,沉浸式体验“蓝眼泪”的魅力。
平潭岚麒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阮义彬表示,下一步计划开发更多相关文旅产品,并在平潭各景区开设多个“蓝眼泪”体验馆,让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实现“观泪自由”。同时,将与全国各地的水族馆合作,输送人工培育的“蓝眼泪”浮游生物群,把平潭“蓝眼泪”IP推广至全国,助推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