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央视直播闽江河口湿地候鸟迁徙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天气转凉,全国多地迎来候鸟迁徙高峰。22日,央视新闻直播团队来到闽江河口湿地,打卡候鸟驿站,看“鸟中大熊猫”黑脸琵鹭、极危物种勺嘴鹬等珍稀鸟类。据了解,此次直播从22日持续至24日,直播团队陆续走进吉林、福建、江西、山东、内蒙古、广东、黑龙江、云南、江苏、新疆,看候鸟迁徙,感受生态之美。

闽江河口湿地近日迎来大量候鸟。

22日的直播现场,福建省观鸟协会会长黄学鼎介绍了闽江河口湿地适宜鸟类栖息的原因,以及“闽江三宝”(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中的勺嘴鹬和黑脸琵鹭。

闽江河口湿地的黑脸琵鹭。

目前,勺嘴鹬全球不足200对,它们通常每年的11月出现在闽江河口湿地,次年3月底至4月初飞走。黑脸琵鹭全球不足5000只,原本是冬候鸟,每年三四月北迁,但近几年有一些黑脸琵鹭选择留在闽江口度夏,成为留鸟。

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省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为众多水鸟、鱼类、甲壳类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这里有野生动植物137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1种,附近海域是全球海洋物种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它是迁徙水鸟重要驿站地、越冬地和燕鸥类重要繁殖区,有着全球沿海地区唯一、大规模、稳定的鸿雁越冬种群,栖息有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勺嘴鹬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记者 徐文宇/文 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新闻
海南儋州:候鸟舞翩跹【图】

  这是10月20日在海南儋州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蒙古沙鸻。   据海南儋州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今年越冬候鸟已陆续飞抵,在海滩和红树林间舞出翩跹身影。   近年来,海南不断加强对湿地和鸟类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吸引越来越多的候...

冬候鸟先锋 飞抵闽江河口湿地

天气转凉,在闽江河口湿地度过一个夏天的白额燕鸥、鸥嘴噪鸥、白脸鸻(héng)、大凤头燕鸥陆续离开,飞往更南的南方,部分北方到南方越冬的鹬类已经抵达,闽江河口湿地即将迎来候鸟高峰期。 定居闽江河口湿地的黑脸琵鹭。 现在,闽江河口湿地从夏候鸟的繁殖地和觅食地,转为冬候鸟迁徙途中的加油站和越冬地。早迁的白腰杓(sháo)鹬、黑腹滨鹬、大滨鹬、大杓鹬、斑...

超50种夏候鸟“扮靓”闽江河口湿地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驿站,闽江河口湿地是夏候鸟重要的停歇地和繁殖地。每年4至5月间,夏候鸟翩然而至,于8至9月间悄然离去。在这片湿地,它们或觅食,或筑巢育雏,展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因此,若想一睹夏候鸟的风采,就别错过所剩不多的最佳观鸟期,否则需再等一年。 湿地夏日飞鸟。 夏日羽衣 尽显鸟类之美 闽江河口湿地汇聚了超过50种夏候鸟,其...

闽江河口湿地迎来“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

  一只中华凤头燕鸥叼着刚捕到的小鱼在闽江河口湿地上空飞翔(5月14日摄)。   近日,中华凤头燕鸥在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现身。据介绍,中华凤头燕鸥又名黑嘴端凤头燕鸥,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踪迹罕见数量稀少,被称为“神话之鸟”。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的重要驿...

闽江河口湿地获批为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入选名单。由福建农林大学申报的“闽江河口湿地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获批教育部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项目,系此次全国20个获批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项目中我省唯一的入选项目。   据悉,闽江河口湿地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由福建农林大学与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协同共建,立足人才培养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