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建“非遗”:从一根牛角到一把角梳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州角梳历史悠久,与脱胎漆器和油纸伞并称为“福州三宝”。福州角梳制作技艺于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9月5日,商茂梨在工作室介绍自己收藏的各个国家的牛角。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从一根牛角变成一把角梳,需要经过锯料、凿料、打坯、平坯、压坯、画坯、锯坯、开齿、粗沙、细沙、踢齿、抛光等十几道工序。

图为9月5日,商茂梨在工作室挑选牛角,牛角梳材料有水牛角、黄牛角、牦牛角等。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上等品还要按照梳势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飞禽、走兽等,贴上金银箔方为成品。商茂梨是福州市非物质文化角梳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事角梳制作和推广已有30年历史。

图为9月5日,商茂梨在锯开的牛角上画坯。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在这过程中,他也不断对传统的角梳加工工艺进行改进,赋予角梳更多的文化内涵,让角梳不但有使用功能,还有收藏价值。

9月5日,商茂梨将打磨好的牛角坯进行开齿。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图为9月5日,商茂梨在工作室对牛角进行锯角。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9月5日,商茂梨将开好齿,初步成型的牛角梳进行抛光。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9月5日拍摄的用白水牛牛角制作成的雕刻牛角梳。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福州角梳历史悠久,与脱胎漆器和油纸伞并称为“福州三宝”。福州角梳制作技艺于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来源:中国新闻

相关新闻
福建建阳:非遗进校园 美育浸课堂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自古就有“图书之府”“建本之乡”的美誉。“建阳建本雕版印刷”于2005年10月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开学之际,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把“建阳建本雕版印刷”引入课堂,让学生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图书馆大楼的建本研究室里,陈列着约200件(套)与建本文化有关的实物。   近年来,建阳...

千城百县看中国|福建福鼎:品美食 赏非遗

  近日,2024福鼎第二届啤酒美食节暨八闽美食嘉年华活动在福建省福鼎市桐山溪畔火热开幕。活动现场,各种美食琳琅满目,从山珍到海味,各色食材体现着中国的物产丰饶。中山醉龙、潮汕英歌舞、打铁花等非遗轮番上演,精彩纷呈。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和当地民众共享这场美食与非遗的...

刘畊宏与两岸青年一起体验非遗技艺

中新社乌镇8月29日电 “我猜其中有丁香、藿香。”刘畊宏拿起一串香珠,仔细分辨其中层叠的药材。29日,这位凭借《本草纲目》毽子操“出圈”的台湾健身主播研究面前的几十味中药材,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别致的中药香囊。   “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当日在浙江乌镇举办。两...

福建非遗项目在新疆展出

22日起,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9项福建非遗项目亮相“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活动。展示活动将持续至26日。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演示。 “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福建非遗展厅以福文化、海丝文化、闽疆交流为主题,遴选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漆艺+创新实践、软木画、闽派古琴、漳州木版年画、德化瓷烧制技艺、蟳埔女习俗、畲族提线木偶戏、中国传统制...

收录800余句申报 闽南气象谚语入选泉州市非遗名录

“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处暑日刮东北风,预兆将大雨不断,雨水将道路都淹了),“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处暑时节如正逢雨天,即将成熟的中稻将迎来丰收)…… 处暑刚过,由闽南先民总结的不少气象谚语生动形象描述了处暑和生产生活的联系。记者了解到,日前,由泉州市气象局申报的“闽南气象谚语”成功入选泉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闽南气象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