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州河道:告别污染 迎来“水上福道”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乘坐“福舟”游船,划开碧绿的福州白马河水面,看着两岸高大的榕树伸出树冠,遮住午后的酷暑,品一杯茉莉花茶,让清香在唇齿间荡漾开来,满满的“松弛感”让人忘却了此时还置身闹市之中。

 8月7日,游客乘坐“福舟”游船游览福州白马河。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西湖-白马河-东西河’内河航线全长约6.5公里。2022年后,福州又相继开发打造了三捷河、流花溪、晋安河等各具特色的内河游线路。这些航线串起了西湖、三坊七巷、上下杭等福州的核心景区,是打开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方式。”谈起一条条纵横在繁华闹市区的“水上福道”,福州市水务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管徐喆昕如数家珍。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福州的内河旅游项目已接待游客超24万人次,节假日里常出现游船供不应求的情况。

  作为一座山水之城,福州三面环山,派江吻海,山水相依,河网密布。城区有内河139条,总长超过295公里,水域面积超过10.08平方公里,是国内水网平均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内河环境一度受到破坏。

  87岁的市民林国山在福州西湖边住了大半辈子。他感慨地告诉记者:“福州西湖曾被辛弃疾作词赞誉为‘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却一度因内河污染而淤塞严重、水质恶化。开展水系治理,成为广大市民的迫切期盼。”

  8月7日,游客乘坐“福舟”游船游览福州白马河。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症状在水中,根源在岸上,核心是管网,关键在排口。”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副主任薛裕彬说,根据这一治水理念,福州近年来在水系综合治理中坚持水岸同治、系统兼治,同步推行清淤、截污、清疏管网、治理污染源和实施城中村改造等,清除河湖污浊,“唤醒”满城碧波。

  碧波回归,治理成效如何巩固深化?福州通过机制创新,在2017年成立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整合多个部门的管水权限,实现污水处理厂、管网、内河的“厂网河”一体化管理。

  薛裕彬说,依托智慧调度,福州利用闽江涨落潮水位差,对城区内河实施生态补水,每天两次把1650万立方米的闽江水引入城区内河,绕城一圈再出城,做到“把水引进来、让水多起来、让水动起来”,一城“活水”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态红利。

  “这辈子又重见儿时的一汪清水了!”如今,林国山经常来到西湖和白马河畔散步、打太极拳。

  在水系综合治理过程中,福州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优化打造水系周边环境,通过种树、修路、亮灯、造景、建园,先后建成滨河林荫绿道680公里,建设串珠公园379个,新建和提升滨河公园绿地5000多亩,让城区水系成了市民家门口的休闲河、幸福河。

新华社记者 陈弘毅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探访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图】

  这是8月8日拍摄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一角(无人机照片)。   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总投资40亿元,占地1000亩,是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形成了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等完整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2019年以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一起来看机器人【图】

  5月24日,在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展厅,工作人员在展示用动作控制机器人。   走进位于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的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矮胖瘦”的机器人,可在不同应用场景里“大显身手”。   新华社记者 龚兵 摄   5月24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贵州奋力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

苗岭深处,一个个产业基地里热火朝天,新收获的农特产品即将运往各地;黔北高原,一座座茶山绵延起伏,青瓦白墙的传统民居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行走在贵州的村寨,一幕幕丰收景象在眼前铺展开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守护一江清水出巴渝【图】

10月9日,重庆市巫山县清漂队工作人员在长江巫峡口段进行清漂作业。   位于长江三峡库区的重庆市巫山县是长江流经重庆的最后一站,境内长江干流岸线长55公里、支流岸线长128.45公里。   近年来,巫山县把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持续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通过成立水域清...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高质量发展

华佗路、思邈路、时珍路……北京大兴,以名医命名的道路纵横交错,交织出一个千亿元级产值规模的产业园——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如今,该基地正向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迈进。   0.01毫米!薄如蝉翼,却耐得住上千摄氏度高温。河北秦皇岛星箭特种玻璃有限公司研制的极限超薄光学玻璃,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为神舟系列飞船穿上“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