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王女士在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她前往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市妇幼保健院”)建档时,扫码填写了表格,结算时发现自己“被就诊”于精神门诊和营养门诊。令王女士困惑的是,填表前护士并未告知需要收费,填表后也并未收到相关反馈。为何填了两个表就要收取90元?对此,院方回应称,进行孕期心理评估后,会对异常状态的孕妇给予心理咨询指导,但医生未能及时当面反馈评估结果,目前已作出整改。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
产妇:
填了问卷并缴费,却没“看”精神门诊
3月22日,王女士前往市妇幼保健院建档。“护士让我扫码填心理问卷,也没有告诉我要收费。”王女士提供的费用清单显示,精神门诊诊查费50元,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10元,营养科门诊诊查费30元。王女士表示,心理问卷填写后未有反馈,另一问卷填写完后测量了身体数据,随后医生询问了饮食状况,结合填表信息给出饮食建议。
多名孕妇反映,在市妇幼保健院建档时也遇到相同的情况。陈女士告诉记者,医护人员没有明确表示填表是收费项目,她误以为只是普通问卷调查。“结算时以为90元是建档的费用,过后仔细查看才发现是精神门诊和营养门诊的诊查费。”陈女士说,“营养门诊收费可以理解,医生有根据实际情况让我调整饮食,但精神门诊的收费有依据吗?”
王女士提供的费用清单
医院:
医师后台审核反馈不及时
已自查作相应整改
3月25日,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了解情况。产科门诊医护人员表示,填表是为了检测孕妇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并非强制要求,“部分产妇会产生烦躁焦虑情绪,建议最好进行筛查”。一份“产前心理评估”单上粘贴的字条上写着:孕期建档需完成一次心理评估,费用60元。记者扫码后,系统页面显示需完成“焦虑筛查量表”及“抑郁筛查量表”,共有16道题目。
市妇幼党政办工作人员回应称,围产期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市妇幼为方便孕妇,在提供建档服务的同时,进行孕期心理评估。工作流程是在建档时心理治疗师指导孕妇完成心理评估,随后精神科医师于后台审核孕妇的测评结果,对心理健康状态正常的孕妇给予肯定,督促保持良好情绪状态;对异常心理健康状态的孕妇,给予心理咨询指导,指导其自我调节。
记者看到的“产前心理评估”单
对于市民反映的“未收到任何反馈”的问题,工作人员解释道:“当时,该孕妇由心理治疗师指导完成心理评估,填写完成的心理评估量表由精神科主任进一步评估审核,但主任未及时当面反馈评估结果,存在不足之处。收到反映后,医院立即展开自查,作出相应整改,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关于“收费是否合理”,记者致电福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向院方核实情况。工作人员提醒道,市民若在就医过程中遇到违规行为,请妥善保存相关病历、药品、票据等证据,并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部门举报。
市妇幼保健院
专家:
警惕孕产期抑郁
得分较高应求助于专业医生
某三甲医院妇产科曾医生表示,60%到80%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症状一般比较轻,多数抑郁情绪在2周之内得以缓解,但其中20%的孕妇可能会发展成为我们经常所说的围产期抑郁症。因此应高度警惕孕产期抑郁症的发生,及时就诊。她指出,部分医院产科门诊已开展孕产期抑郁症筛查,首先进行量表筛查,分值异常的情况下则需进一步心理评估及专科医生会诊诊断。
曾医生建议,如果孕妇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围产期抑郁症,可以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自测量表,来对自身情况进行一个粗略的评估。“只做一份量表无法确诊围产期抑郁症,得分较高时应及时求助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精准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来源:智慧海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