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福州新闻  >> 正文

福州:肿瘤挤压气管患者刚进病区就昏倒 医院启动大抢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福州晚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日,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内,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行动上演。患者小苏(化名)在准备入院时,因气管被肿瘤严重挤压,呼吸困难,突然昏倒。医院迅速启动全院大抢救。

事情发生在不久前的一个清晨,当时小苏正在市第二总医院甲乳外科办理入院手续。此前,她出现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被检查出颈部长有不明肿物。就在办理入院手续当天,她刚进入病区便因呼吸困难而昏倒。

医护人员立即启动医院特有的大抢救代码“333”,广播向全院发出“集结号”,全院相关科室人员迅速响应。

经过气管插管和绿色通道迅速完成的检查,医生发现小苏的前上纵隔长有一个巨大肿瘤,已突入颈部及右胸腔,导致气管严重受压狭窄,最窄处仅0.3cm(正常气管直径约1.5至2cm)。同时,肿瘤还压迫了左右无名静脉,并与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关系密切。

面对如此复杂而紧急的病情,心胸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呼吸科、甲乳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迅速展开会诊讨论,决定尽快进行手术以解除肿瘤对气道及大血管的压迫。经过详尽的预案制定,心胸外科专家团队成功开展了急诊手术,历时三个半小时,将小苏的肿瘤完整切除,切下的肿瘤足有拳头大小。

术后三天,小苏顺利转入普通病房,目前病情平稳且恢复良好。

专家提醒,纵隔肿瘤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大多为良性,恶性较少。纵隔部位空间狭小,肿物稍大就会压迫气管血管等产生症状,因此患者如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定期体检。(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朱玉)

来源:福州晚报

相关新闻
六旬男子颅脑底部长了一颗肿瘤 医生不开颅从鼻孔夹出脑膜瘤

说到治疗脑瘤,许多人会联想到开颅手术。近日,神经内镜全国主委洪涛教授与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魏德教授联手,在福建省立医院通过神经内镜,不开颅,借道鼻腔,夹出了一颗长在六旬男子老李颅底部的脑膜瘤。 老李反复头晕、头痛一年。他多方求诊,确诊是脑膜瘤后,却迟迟下不了做开颅手术的决心。直到他求诊于省立医院的专家,才决定接受这种经鼻腔切除脑膜瘤的微创手...

纳米机器人将膀胱肿瘤缩小90%

据新一期《自然·纳米技术》报道,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生物工程研究所研究团队通过单剂量尿素驱动的纳米机器人,成功地将小鼠膀胱肿瘤体积缩小了90%。   虽然目前直接将药物施用到膀胱的治疗方法显示出良好的生存率,但其治疗效率仍然很低。一种有前途的替代方案是使用能将治疗剂直接递送至肿瘤的纳米颗粒,特别是能在人体内自我推进的纳米颗粒(纳米机器人)。   新...

有一种病披着肿瘤的外衣 肝肿误作肝癌差点开刀治疗

有一种病,貌似肿瘤,却不是肿瘤。福州的张先生就因为这怪病,查出肝区有占位,险些做了肝脏外科手术。所幸,临近手术时,他到福州市第一总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这才确诊自己患上了近些年才步入大众视野的“新疾病”——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这种病不是癌症。 数次检查显示 像是晚期肝癌 张先生今年50岁,最初他因为肝区疼痛上医院检查,CT检查发现肝区存在明...

相差近6倍!女子血压如坐过山车

台海网12月15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只因肾上腺长了颗肿瘤,血压顷刻间波动竟然相差近6倍,导致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生命危在旦夕。近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厦心”)急诊科接诊了一例罕见的嗜铬细胞瘤危象病例。团队成功实施肾上腺动脉栓塞术抢救该高危重症患者,为国内外少见。 血压骤升骤降 多器官功能严重受损   凌晨2点...

男子全身骨痛 原来脚底有“鬼”

近半年来,龙岩的吴先生饱受骨痛折磨,只能靠止痛药度日。近日,他来榕求医,经过福建省首台PET/MR一体机检查,隐藏在他脚底的“元凶”被揪出。 吴先生51岁。半个多月前,忍受不了疼痛折磨的他到龙岩当地医院看病。各项检查显示,他的血磷指标很低,而且双侧肋骨、胸椎、双侧耻骨等全身多处骨折,被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低磷血症”。经消炎止痛、补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