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包店的浪费现象有多严重”话题冲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网友关注。据相关媒体报道,有的烘焙门店一天丢弃的面包能装满一麻袋,有的报损率超过50%,浪费严重。
那么,福州面包店的情况如何?当日剩余面包量有多少?会如何处理?海都记者走访多家面包店,了解相关情况。
打折出售和员工“消化”
是部分面包店主要处理方式
“只卖一天就是新鲜”“现烤面包不卖隔夜货”“每日现做只售当日”,在福州,越来越多的面包店打着“新鲜”的招牌吸引顾客。如果当日营业结束,而面包仍有剩余,打折促销和赠予员工成了部分商家处理剩余面包的主要方式。
2日晚7时许,记者来到位于鼓楼区八一七北路的“奈雪的茶”,只见橱窗里摆放着二十余款面包,价格在十几元到三十元不等。柜台旁的提示牌写着“本柜产品生产日期2024年3月2日”。
“奈雪的茶”橱窗里摆放着二十余款面包
店内工作人员说:“现烤面包都是当天制作的。”当记者问及如果当天卖不完会如何处理时,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到晚上9点之后,面包剩余较多,会进行促销活动,买二送一或买一送一。但促销不是固定的,是依据每日的销售情况决定。通常到11点闭店时,会售完当日所有面包。采取同样方式的还有Ole进口超市,晚上八九点后面包会打折出售。
晚上9时30分,福州东百中心A馆一家烘焙专卖店“崎本的店”的货架、货柜上空空如也,记者在店内观察一圈发现,柜台上的面包仅有四五种,数量不超过20个。
晚上9时30分,一家烘焙专卖店的货架上仅有几款吐司
店员告诉记者,吐司是本店的招牌,售有贝果、碱水面包等产品,都是由柜台后方的厨房当日制作。关于如何处理剩余面包,店员表示,店铺营业至22:30,剩下的面包都是“内部消化”,允许当天值班的员工带走。记者注意到,当晚店内有四五名工作人员。
此外,记者还走访了一些兼卖面包的社区咖啡店,工作人员都表示,因总体销售量较少,剩余面包也仅有几个,会作为员工餐或员工福利进行“内部消化”。
剩余面包成盲盒
连锁品牌店推出特价商品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福州一些连锁品牌的面包店在处理剩余面包上考量更多,有些商家还会将剩余面包做成盲盒,特价出售。
2日晚10时,距离华丰贺氏结束营业还有一小时。记者在仓山区三高路华丰贺氏(海通广场)店看到,柜台仅有一层是空的,还有一层摆满了各种面包。记者细细数来,剩余面包约有十余款、五六十个,价值在五六百元左右。
晚上10时,华丰贺氏(海通广场)店内仍有较多面包
一华丰贺氏门店负责人表示,每家门店会综合天气情况、特殊节点、顾客流量、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提前预判,对当天的产量进行把控。就一般情况而言,每日剩余面包价值不超过500元,报废率在2%左右。每位晚班员工能在规定的价格内自选一个面包作为夜宵,其他的则退回仓库统一处理。
该负责人还说,如遇特殊天气,面包余量较多时,会将多个面包打包做成盲盒,在小程序上特价出售,用15元就能买到价值40元的面包。顾客在小程序上下单,到店出示取餐码即可拿走商品。
小程序上的面包盲盒
记者了解到,可斯贝莉、金誉、向阳坊等连锁店情况与华丰贺氏大致相同,在小程序上都推出了食物盲盒,既能妥当处理日鲜食品,又有特价优惠,吸引不少消费者购买。
新闻多一点
据悉,2023年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出台《福建省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在全省部署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福建有关部门组织培训3.43万名餐饮从业人员,督促15.54万家餐饮服务经营者自查自纠,4.59万家企业将制止餐饮浪费纳入风险管控机制并定期自查。
福建还发布《反餐饮浪费行动指南》,督促餐饮企业履行主体责任,优化供餐方式,倡导理性消费。(N海都全媒体记者 潘泽彦)
来源:智慧海都客户端